未来的香港将是一座“智慧型城市”!

(图片来自网络)

紫荆花开,转眼间便迎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156年前,英国通过《南京条约》逼迫清政府割让香港岛。

20年前,五星红旗与紫金花红旗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徐徐升起和米字旗永远的降落,标志着被英人统治了近156年的香港回归到了祖国怀抱;20年来,香港蓬勃发展,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六十年代的香港印象

(图片来自新华社)

六十年代到回归前的香港,产业结构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经济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是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的供应,香港土地有限,工业用地的上限制约着香港经济的发展。

1997年,回归后的香港与大陆连成一片,经济往来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港企选择在大陆办厂,将产品销售环节保留在香港,而产品制造环节转移到深圳、珠海、汕头等地,形成“前店后厂”的模式。

这一模式非常适合土地稀缺但交通便利的香港,保证了香港的经济在“亚洲四小龙时代”逐渐结束后仍旧保持活力。

经济离不开服务产业

(图片来自新华社)

说起香港的经济肯定离不开香港优势的服务产业。二十年来,香港的服务业高速发展,金融、地产、贸易、旅游、物流等服务性产业占据了全港经济的总产出的66.5%以上。

香港的金融业高度发达离不开大陆的支持:香港回归的20年来,大陆经济高速发展,投资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看中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

而国际资本要想进入中国市场必须通过香港,香港的金融业便受益于此成为支柱产业。

未来的香港——智慧型城市

(图片来自网络)

单纯的服务业发达并不能有效地增加香港的竞争力,香港特区政府未来的目标是把香港打造成一座智慧城市。

近些年特区政府确立将机器人技术、智慧城市、生物医药和金融科技作为未来发展的四大领域,为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特区政府在香港回归后的第三年便设立了创新及科技基金,成立香港科技园,鼓励和协助香港企业提升科技水平。

目前香港科技园入驻200多家创新科技企业,从初创到创业者发展产品到市场推广,一直到要上市和申请专利,政府都有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资金。

(图片来自网络)

2015年特区政府还成立创新及科技局,从基建研发资金人才等领域为新兴的科技企业提供扶持。

在教育科研方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准备在香港成立首个海外创新中心;而国家也大力推动香港与内地的科技合作。

从2005年开始,香港六所大学陆续与国家科技部共建了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香港伙伴实验室。

今年初,香港与深圳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两地将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打造香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创科平台。

(图片来自新华社)

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的香港经济蓬勃发展,科技高速发展,城市竞争力日益提高。可以预见到,未来的香港将更加迸发出永久的活力。

编辑:胡小雨

(作者:王维钧,历史学经济学科普作者,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