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一个习惯性举动,让他躲过了人生的一大死劫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里面的蜀汉昭烈皇帝刘备都是一个仁义豪爽之人。他一生崎岖坎坷、辗转千里,虽几起几落,但跟定他的人却从未主动背叛他。就连他还未发迹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唯他马首是瞻,可见其人英姿高雅、气度不凡。

刘备

《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刘备)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约合今181.5㎝),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是由得用合徒众。”

由此可以看出:刘备是个典型的北方大汉,性情豪爽,很有人缘,而且还很有领导才能。正是他的这一优点,让他在后来躲过了人生中的一劫。

刘备在平原为相的时候(平原最高长官),得罪了一个叫刘平的刁民。刘平为了报复,请了一个刺客去刺杀刘备。——《三国志》先主传:“(刘备)后领平原相。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

三国志——刘备

笔侠以为这个刘平绝对不是普通的郡民,很可能是当地的豪强,刘备可能影响了他的某些利益,以至于想杀人灭口。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刘备是根本没有任何防备的。即使当时“万人敌”关羽、张飞都在刘备身边,甚至赵云当时也已经为刘备主骑(贴身保镖)。但俗话说得好: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面对如此的危险,刘备是怎么躲过的呢?

蜀汉五虎将

原来这个刺客扮作一个侠士前去拜会刘备,想趁近身之际进行刺杀。刘备出于对英雄豪士的敬重,习惯性的按照自己平时的待客之道,隆重的招待这位刺客,同席而坐、同桌而食,不分彼此。——《三国志》魏书:“(刘)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

结果一番招待下来,这位刺客竟被刘备的真所感动,而放弃了自己的刺杀计划,并将此事全部告诉刘备,还提醒他要注意防范,然后径直离去。——《三国志》魏书:“刘平结客刺(刘)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

能让一个和自己完全对立的人,在第一次见面之后就完全倾向自己,这刘备也真是一大奇人!总之,剧情就这样被反转了。

也许是这一次的经历,让刘备对自己的人生安全有了新的考虑,以至于在以后的社交活动中,关羽、张飞都常侍立左右,以备不测。刘备后来还为自己组建了一支精锐的亲兵卫队,全权保卫自己的安全,队长就是“赵云第二”——陈到,这支卫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毦兵。

刘备亲卫——白毦兵

请留意蜀山笔侠:三国20大“特殊兵种”系列!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专注于从不同角度看历史,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