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期待的事情真的发生时,却没有想像中开心?

心念念的食物吃到嘴里却发现这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味道;

期待已久的玩具拿到手中却发现并没有自己想像中的新奇有趣;

没放假前总要控制自己才能不变成脱缰的野马,假期来临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开心;

明明是期待的事情,为什么等真正发生时我们却没有想像中的开心了呢?

  • 发生了就相当于由未知变成了必然的事情,长时间的等待消耗了原本应有的积极情绪,相比继续沉浸在欢喜中,更多的是平淡的理所当然。

不光期待的事情,我们害怕的事情也是如此,当你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时,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想像中的害怕。不怕大家笑话,编编最怕的就是体育考试,可以说是从老师宣布考核日期的那一刻,就陷入了漫长的焦虑不安中,惶惶不可终日,但真到了考试的时候,编编却感受不到什么叫害怕了,内心反而平静到绝望,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死就死吧,挂完这科我还是条好汉。


  • 事情真正发生时的观感比不上想像中的美好

当你期待一件事时,你会忍不住把它翻来覆去地想过一遍又一遍,经过想象力的美化加工,原本三五分的期待上升到了十分,可真到了事情发生时也成了幻想破灭时。好比你看到一则诱人的美食广告,想像中的菜肴应该是玉盘珍馐、汁香味浓,可真等尝过之后却发现它平平无奇、名不副实,这时你会开心?又好比你心心念念求着父母带你出去玩,可等出了门才发现父母神情疲惫、并不享受旅行而只是勉强打起精神陪你,这时你会开心?


  • 因为长时间的求而不得,为了缓解内心的焦灼,你身边已经有“替代品”出现了,虽然心里还保留着一份执念,但那种因期待而喜悦的心情或多或少还是被影响了。

好比你先看中了商品A,但由于性价比、实用性之类的考量,不得不忍痛割爱,转而将略逊一些的相似品B买回家;与此同时,你也惦记着那个求而不得的A,总想着若当初买回的是A又会如何,直到某天,这个念头再也压制不住,你终于将A也买了回家,此时的你是会开心终于不用拿“赝品”欺骗自己,还是恍然其实这个“正品”也不过如此呢?

  • 之前因为有期待,我们一直处于开心的状态,等事情真正发生时,当时虽然也是开心的,但相比之前长时间的愉悦,如今的喜悦就显得短暂了

比如你一直期待的假期,想着放假要旅游要学习要聚会要休息,仿佛每天都能排得满满当当、充实又有意义,只要想到之后的好日子就会开心到冒泡,就连现在不停加班熬夜、K书考试都没那么难接受了……可真等到假期到来又如何?开心吗?当然还是开心的,只是越放假越心塞,计划总在泡汤,没人约就算了,还要被粑粑麻麻嫌弃整天赖床赖到死,想像中的幸福生活就如那过眼云烟。

  • 当你正对某件事情期待时,你的注意力也会集中在这件事情(或与之相关联的事情)上,并且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而当事情真正发生后,你的期待值下降,注意力分散到其他方面,对应的情绪也因关注事物的增加而分散、减少

似乎我们总在做着骗自己的事,书买回来了就能当自己看了,课程报了名就能当自己学了,之前选书挑课时的精挑细选对比之后的不闻不问、之前的宏图畅想对比之后的视而不见,你以为的充实生活在刚开始时就写到了完结篇,更别说是期待中的开心了,自己都成笑话了还能开心得起来?

期待时的喜悦和完成时的心情隔了时间的阻碍自然不会完全相同,而我们总说不忘初心,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33IQ,在线思维训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