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篮球,爱和喜欢是有区别的

一位匿名球探曾经表示:“爱篮球和喜欢篮球是有区别的,阿伦·艾弗森也热爱在镁光灯下表现,但科比的热爱,是在灯光打开前就已经开始了的。”

如果只是以“我狂故我在”的姿态度过20年,那科比绝不可能拥有今时今日之成就。实事求是地说,虽然杰里·韦斯特曾经对他极度看好,可科比并没有迈克尔·乔丹那样绝世的天赋,从弹跳高度、滞空能力到大手与长臂,乔丹的那些硬件配备足以让科比艳羡终生。

但科比也有一种特别的天赋,为了获胜,他可以日复一日枯燥乏味、困苦辛劳的训练并且甘之如饴。有关科比无数个日夜坚持训练的故事,在中国球迷之中已经演化成了“凌晨四点”的著名传说,可对科比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有趣的玩笑,而是一场痛苦的远征。

“他是我一生中见过训练最刻苦的球员,他一周之内可以到力量房举铁6到7天,”科比在下梅里昂高中的主教练格雷格·唐纳回忆道,“我给球员们制定了训练计划,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真正做到。我们每天的晨练是从7点半开始的,在某一个暴风雪来临的清晨,你会很自然地想训练可以晚点开始,大概9点半的样子。可科比从不会这么想,他6点就会到球馆了。”

很难想象有球员从高中时代就能这样自虐式地追求进步,而这样的坚持在科比成为职业球员后、成为球星甚至成为联盟第一人后都从未间断过,前湖人队友罗尼·图里亚夫曾经感叹过,“他总是一个人独自待在球馆里,要么在力量房里训练,要么在球场上练球,他永远都是第一个出现的,我甚至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觉。”

在20年自虐式的修行中,科比利用时光这件工具不断地雕琢自己,年轻时他曾是一柄锋利的薄刃,可以轻巧地划过对方防线的缝隙;30岁左右时,他将自己打磨成一柄沉重的流星锤,挥将起来足以一举扫落一整片敌人。

他的努力程度,即便在巨星们之中也无人可堪比拟吗?至少在克里斯·波什看来的确如此,“我还记得我们在拉斯维加斯参加国家队集训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每天早上起床,以早餐作为新一天训练的开始,可当我们来到餐厅时,总会发现科比已经和训练师们一起练完了,并且给膝盖裹上了厚厚的冰袋,”波什回忆道,“即便里边穿着贴身保护服,他的训练背心还是已经完全湿透了,我当时脑子里的想法是,‘现在是早上8点啊,这家伙又已经去地狱里练了一趟吗?’”

在拉斯维加斯跟随美国男篮集训是,科比本就是队内偏年长的核心球员了,但在他的思维世界里,训练量增减这件事和年龄全无关系,它只是他通向成功的唯一一条道路。

在科比的自传式电影《缪斯》中,科比曾这样沉静地表达过:“我们也每个普通人一样,需要在人生中做出选择。如果你希望成就伟大,同样也需要做出选择;如果你渴望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大师级人物,你一样也要租出选择。我的意思是,当你决定选择什么时,你就已经做好了牺牲掉一些其他东西的准备。家庭相聚、朋友见面、做一个好兄弟、做一个好儿子等等其他的一切,这就是当你做出决定时那些残忍地被牺牲掉的东西。”

科比的训练态度将成为NBA历史上最著名的正面楷模,莫说后生晚辈,就连如今也已成为老将的勒布朗都表态:“我知道我必须变得更好,因为科比就在那里,我知道他就在球馆里,在为下一场比赛做着准备,所以我当某一天我觉得自己不想要训练或者再无余力可奉献时,我总是会想一想科比。”

公牛队取得72胜的那个春天,科比·布莱恩特下定了加入NBA的决心。

勇士队取得73胜的这个春天,科比·布莱恩特终于要离开这个他眷恋的地方。

没有任何人比他更清楚时间的力量:时间,让他从曾经全联盟最年少的小孩,成长为日后人人尊敬的前辈;时间,让他依靠岁月的累加,完成了许多前人都不曾做到的事。

他是NBA历史上第一个效力单支球队长达20年的传奇,他甚至还完成了对乔丹生涯总得分的超越,虽然他无法撼动乔丹在篮球历史上的尊神地位,可因为科比征战NBA这20年间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他成为了在篮球之神以下最著名的那个人。

“因为你不可思议的篮球生涯,我希望能够向你表示祝贺,”科比决意退休后,连乔丹都亲自录制了视频来送别这位晚辈,“我总是扮演着你人生中老大哥的角色,你就像我的小老弟,我们也一直都有联系。你为整个篮球运动提供了巨大帮助,你帮助了NBA,征服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球迷,我也是你的粉丝,时至今日我依旧爱看你打球,对你的决定,我感到非常非常地高兴。”

虽然乔丹的成就与能力无可复制,但越来越多的人在科比退役前发声表态,称科比为“我们的乔丹”。身为科比著名粉丝的保罗·乔治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科比就是我的乔丹,我曾经在家和妈妈一起见证过他夺冠的时刻,我不敢说他比乔丹更出色,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才是那个偶像。”

一代人的偶像就这样走完了自己漫漫20年的NBA旅途,作为过去20年间堪称NBA象征性人物的科比,他在告别夜独取60分的疯狂宣泄,让科比在38岁依旧成为当赛季NBA最高单场得分纪录的保持者。没有比这更好的告别了,这是一个多么具有象征意味的数字,分针每60分钟旋转360度;时针每24小时回归两次原点。

24号的60分演出过后,告别的钟声响起,一切就此清零了。

而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开始过去20年的时光长河里的永远追忆。

本文转载于北京出版集团旗下公众号

杨毅是著名篮球评论员,也是最早深入探访NBA的中国记者,2002年起在中央电视台任篮球解说顾问,第一代参与网络解说的篮球评论员,使目前中国篮球解说最为人熟知的声音之一。

《永远20:我们的NBA》内容涵盖了过去20年NBA最引人注目、对整个篮球世界影响最大的事件、人物或文化现象,阐述篮球世界以及社会的改变。本书将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本NBA类书籍,不是空泛的引用新闻或堆砌数据,而是作者以深厚的人文情怀用社会化的视角去感受篮球运动以及这项运动带给世界的变化,从而引领读者进入历史和现代交汇的NBA,共同领略历史上众多的神话球员和传奇球队,以及那些伟大背后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另外,本书除上百幅精美照片,350页内容全彩四色印刷之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章开篇都配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即可聆听杨毅深情讲述的书中故事。

著名运动员易建联在看完这本书时评论道:在这个媒体越来越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喜欢篮球的孩子是从小看着NBA长大的。在那个舞台上,孩子们的想象没有了极限,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变形金刚那样打球。我也曾经是那样的一个孩子,直到后来真的去了NBA,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这个漫长的征途里,其实不是靠想象,而是靠每一天的努力奠定的道路。NBA几十年来的发展,也是这样一步一步完成的。在这本《永远20:我们的NBA》里,你能重新回味中国电视观众真正了解NBA的这20年,这些令人难忘的故事,仿佛就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