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南斯拉夫游击队为何表现如此出色?

纵观二战时期的步兵,战术最强的应属南斯拉夫人民军,即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游击队。

德、日、苏、美军等,当时的武器装备都相对先进,很多时候都是海、陆、空及多兵种联合协同并且只有在具备优势的情况下才投入作战,总体上说步兵好像没有什么太出色的表现。

而在中国抗日战场上,能将游击战打得比较有声有色的就属八路军了。

不过,八路军在中国进行游击战争是借助很多优势的。

德军士兵正在排查南斯拉夫游击队

首先,有战略纵深。中国国土面积广阔,日军入侵中国后被迫分散兵力,始终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围剿八路军,因此八路军进退回旋余地相对大一些。其次,八路军脱胎于中国革命工农红军,这是一支有十多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经验的军队。再次,中国人口多,八路军的兵源和物质条件有了基本的保障。

再来看看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尽管中国的抗战比较艰苦,但像中国这样有利于游击战的条件南斯拉夫基本没有。

1941年4月6日,德国军队侵入南斯拉夫,十天后,南斯拉夫正式投降,6298名军官和337864名士兵当了俘虏;德军死亡151人。

南斯拉夫共产党总书记铁托,领导工人武装起义,建立起南斯拉夫游击队。从此,南斯拉夫进入游击战时代。

由于南斯拉夫国土面积相对狭小,没有战略纵深,游击队却敢与配以飞机、重炮、坦克、兵力人数都占绝对优势,且武装到牙齿的德军精锐部队进行殊死搏杀较量。

但尽管如此,南斯拉夫游击队与纳粹德国先后进行了乌日策、、伊格曼、科拉扎、内雷特瓦河、苏捷斯卡、桑扎克、德瓦尔七次较大的战役,不可思议的是,居然粉碎了德军的围攻。

其中,最残酷的当属1943年5月的苏捷斯卡战役。

南斯拉夫游击队第一坦克旅的改装德制七十五毫米四型反坦克炮的M3A3坦克

当时,南斯拉夫游击队刚粉碎德军第四次围剿,便转移至黑山。这样,德军和意大利军坐不住了,因为他们的重要交通路线受到严重威胁。德军东南战线指挥官莱特将军开始对南斯拉夫游击队进行第五次围剿。

此次德军指挥官为吕斯特将军,他不但拥有刚在法国集训归来的精锐党卫队第一山地师、党卫队“欧根亲王”第七步兵师,还有德国正规军的第118、 369、 104阻击步兵师;他还可调动驻扎在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威尼斯师、费拉拉师和陶里嫩塞师;而亲纳粹的保加利亚也派2个团进参战,另外还有15000名帕韦里奇分子配合,以及从德国本土调来德总参谋部直属的特种作战部队——勃兰登堡团。总兵力达到130000人,这还不包括空军。

而参战的南斯拉夫游击队仅为德军的几十分之一,且还没有空军。

可是,南斯拉夫游击队与德军进行了殊死决战。领导人铁托也在突围途中被德军炮弹炸昏并击伤胳膊,不过最终成功突围。

在此次战役中,游击队一共牺牲了超过6000人,其中包括约200名护士和30位医生,这是游击队中央医院技术人员的一半。换句话说,就是游击队员中三个人中就有一个阵亡,至于所遭屠杀平民,更加难以统计了。

突围后第一件事情,铁托给苏联和英美盟军发电报:这里是南斯拉夫人民军,这里是南斯拉夫人民军,我们已经突破包围,我们仍在战斗!我们仍在战斗!

南斯拉夫游击队枪毙一群德国战俘

南斯拉夫游击队凭借自己的力量解放了大部分国土,牵制和消灭德军20个精锐师,还发展壮大成为拥有80万规模的正规的南斯拉夫人民军。

那么,南斯拉夫游击队为何如此强悍?原来,他们在1943年后实力大增,因为得到了盟军提供的武器。

此外,南斯拉夫游击队通过袭击德军后勤,不断的改善自己的装备。不仅有步兵、重火器,还有装甲兵和航空兵部队,具备一定的攻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