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之美 | 茶,不苦的良药

通常来说,茶与药,一个为香茗,一个为苦物,二者似乎不搭界。殊不知,茶是由药而来,这在《神农本草经》和陆羽的《茶经》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可以得到佐证。

在古代,许多植物的药用价值都高于食用价值。在那时,并没有现在所谓的西药可供使用。为了治病救命,取之予之,辨证施治。作为一种智慧的象征,中医药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是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研发的抗生素类药的问世,由于其对细菌类疾病施治的有效性以及在操作上的快捷性和标准性,中医药文化便黯然失色。当然,作为可入药的茶就更是抛掉了原本的性状,而是朝着大众化的香茗之路发展。然而,随着有关菌群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新的抗生素的研发速度已赶不上细菌的变异速度。

在治病救命上,人类既有远虑也有近忧。突出表现就是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进程而出现的、因温室效应的增强而导致的有关病毒的大量滋生。细菌与病毒是两个概念,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疾病应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疾病,而抗生素对病毒感染则是无效的。近年来,最先在韩国发现的整个医学界都十分敏感的新病种——呼吸综合症就值得人类高度重视。该疾病的患者大多为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和儿童。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是人生命体征的哨兵。呼吸综合症的出现则标志着此类病毒已解除或攻破了人类自身捍卫命门的武装。显然,抗生素对这种新型病毒无可奈何。人们若要预防被此类病毒所感染,只能尽可能远离传染源并增强自身免疫系统功能。

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需要从中医药文化,尤其是从茶入药方面做文章。因为茶不仅是香茗,还是不苦的良药。

茶叶中存在许多活性物质,比如多酚类、生物碱、氨基酸、芳香类物质等多种成分。而这些成分对调节或平衡人体的代谢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事实上,从二十世纪下半叶起,许多国家的科学家们都将目光聚集在茶叶的健康与药用功效的研究方面。早些时期,在有关媒体中,就有饮茶能够助消化、排毒等作用的报道;近三十年来对茶叶的实验探索的过程中,有关专家学者深入阐释了茶叶的抗氧化、抗癌等作用。特别是作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茶叶对其的抑制作用也引起医学领域极大的研究热情。

茶与细菌及病毒

在早期国外的医学报道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关于茶叶与抗菌的内容。在英国的军队里,医生采用茶叶来消灭伤寒沙门氏菌。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茶叶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和与其对应的分子机制进行过深入研究。尤其是以中国和日本为首的科学家,就系统地对茶叶的抗病毒与抗菌作用做了实验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突破。

实验证明:茶叶对抗菌具有双重效应。一是茶叶的有效成分对有益细菌双歧杆菌的生长和增殖有促进作用;二是具有抑制有害细菌如金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作用。

1992年,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绿茶中的EGCG和ECG能够抑制艾滋病毒的逆转录酶。有研究表明,含有90%茶黄素的黑茶天然提取物(TFmix)靶向艾滋病毒跨膜蛋白gp41,阻止病毒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半数有效浓度(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IC50)小于1.2μmol/l。1993年,日本科学家通过电镜观察技术以及细胞培养等实验表明,绿茶中的EGCG与黑茶中的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能够防止病毒吸附到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上。2002年,日本科学家实验研究表明绿茶提取物能够抑制胞内体与病毒内吞有关的细胞器的酸化。2003年,在非典型性肺炎时期,哈佛大学医学院实验研究发现,喝茶可以使人体的免疫力提高,原因是茶叶中的特殊氨基酸茶氨酸,其先成物乙胺能够活化人体中γδT细胞,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抵抗能力。

茶与癌症

癌症是“内源性疾病”,癌细胞源自于患病者自身,是患者身体组织的一部分。与“外源性疾病”不同,细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做到对细菌的抑制而对人体细胞没有影响,从而杀死细菌且对患者无副作用。可是,治疗癌症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在采用化疗药物时,虽然可以杀死部分癌细胞,但同时也要杀死很多毛囊细胞。

日本科学家富田熏在1987年发现,多酚类物质能够抑制人体内癌细胞的生长与繁殖。这是科学界首次将茶叶与癌症相结合进行研究。他在研究报告中写道,茶多酚及相关物质即可使人体癌细胞的生长与繁殖得到抑制。同时,多喝茶还可以使机体的免疫力、抗氧化活性提高,并能够使DNA的修复功能和解毒能力得以提高。许多国家的专家还证实,茶的有效组分对胃癌、胰腺癌、皮肤癌和乳腺癌等癌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鉴于此,1999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正式计划开发茶叶中的有关物质,拟将其作为人类防癌的预防药物来使用。

1996年,有研究表明,茶叶提取物可抑制十二指肠和结肠癌的发生。绿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明显降低DENA诱导的动物肝脏肿瘤细胞,由黄曲霉引起的小鼠肝细胞慢性损伤可以通过肝癌化学防护剂来避免。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绿茶的提取液可以预防肝、肺、肠、前列腺及乳腺癌等的发生。茶叶内含物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绿茶提取物对乳腺癌有化学防护作用,可以明显延长肿瘤的发生时间,降低肿瘤组织的数量和体积。饮用热红茶还能够有效降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风险。

茶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也是人类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饮茶则被认为是保护心血管最有效的途径。

在流行性病学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中表明,绿茶中的活性物质儿茶素能够通过抗氧化、降血脂、降血压等方式保护心血管的健康。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就以960位30岁及以上的男性为对象,研究讨论高血压与饮茶之间的关系。实验证明:在饮茶的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平均为6.2%,而在不饮茶的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平均为10.5%。

有实验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儿茶素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而且还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研究表明,绿茶及其儿茶素有减肥的作用,青年男性摄入具有茶多酚的物质,在24小时内,他们体内的能量消耗及脂肪氧化会增加,这是其中含量最多的EGCG在起重要作用。

茶与神经退化性疾病

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性很大。有研究表明,喝茶能够使神经退化性疾病的发病率降低,其中多酚类物质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对人的大脑有保护作用,对帕金森病具有防治能力。

据悉,喝茶可以使帕金森病的发生率降低30%-60%。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绿茶和红茶的提取物可以降低β-淀粉样蛋白的毒性,从而保护神经系统的能力,对于已经中毒的神经元细胞,茶叶内所含物质具有让其再生的功效。

我国科学家对茶叶中儿茶素防治帕金森综合症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可以有效抑制帕金森症状发生。

此外,茶叶还有抗氧化作用。有关学者通过分光广度法和利用生化发光技术证明,多酚类物质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能够达90%,远远高于维生素C和维生素E。茶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对于清除自由基作用也十分显著。此类物质可以使血浆中的丙二醛含量降低、血红细胞SOD活性增强。

茶叶还可以保护口腔健康。茶叶中所含的很多微量元素都对我们的健康有积极作用。我们牙齿上的搪瓷颗粒和氟的结合能力很强,饮茶能够防止龋齿的形成。我国茶叶中的氟含量为21.0mg/kg-550mg/kg,长期饮茶能减少龋齿病的发生。近年来,日本临床实验统计表明,每天使用200mg/mL的儿茶素漱口的人群,在三个月中流感的发病率为1.3%,而在每天使用清水漱口的人群中,发病率则达到10%。

在古代,茶叶也经常作为传统药物用来治疗烧伤、创伤与肿胀。茶多酚具有抗炎功效,茶叶中的黄酮物质和单宁酸都具有消毒作用,绿茶的提取物也能够促进皮肤再生。与此同时,茶叶也是天然的防晒剂。紫外线照射在皮肤上会对皮肤产生严重的损伤,有大量的试验表明,多酚类物质对经紫外损伤过的皮肤与光老化具有防治作用。2009年,有临床试验统计表明:皮肤病患者每天若服用茶多酚两次,在6个月左右,损伤程度不同的肌肤都可得到有效改善;在12个月后,患者皮肤上的红斑和毛细管扩张就会得到明显改善。未使用茶多酚的患者,其皮肤红斑和毛细管扩张没有改善。同理,对于没有皮肤病的人来说,常喝茶(尤其是绿茶)会对皮肤起到养护或养颜作用。因此,全球各个国家都开展了许多关于茶叶与健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