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和波兰人到底多大仇?谈谈苏波战争的非军事因素

在历史上,两国一直存在矛盾。俄国未建立之前,波兰作为当时的强国,在1609-1615年多次进攻俄国。在俄罗斯正式建立后,俄国逐渐开始占据上风。1648-1654年,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开始了反对波兰的斗争,俄罗斯乘机予以支持并经过1654-1657年的战争获得了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基辅也归属于俄罗斯。随后,俄国3次瓜分波兰。到了一战前夕,波兰实际变成俄国的属国。

当苏俄进行国内战争之际,波兰领导人皮苏斯基希望乘此大好时机重建大波兰-即包括由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组成的联邦。1919年,波军就开始了作战行动,4月占领了维尔纽斯,红军乌克兰第1集团军损失主力;8月10日攻占明斯克;1920年又开始进攻乌克兰,于5月占领基辅。在此期间的1919年年末到1920年年初,双方进行了谈判,但彼此想法相差太多,波兰想要恢复1772年的边界,而苏俄则是只能少量让步。

在列宁的极力主张下,1920年4月29日图哈切夫斯基被任命为西方面军(下辖第3、4、15、16集团军和第3骑兵军)司令员,在普里佩特河北线重点进攻波兰军队左翼(下属第1、4集团军),随后向华沙进军。叶戈罗夫指挥的西南方面军(政委斯大林,下辖第12、14集团军和第1骑兵军)担负在普里佩特河南侧担负侧翼进攻任务,面对波军的第2、3、6集团军。经过激战,到6月5日,红军收复乌克兰,基本歼灭波军第3集团军并推进到波兰边境。

此时,苏俄政府本可以利用有利形势获得对己方较有利边界线且与波兰缔结和约。然而,准备利用红军高昂士气和当时优势帮助波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意见占了上风。对于这场战争,当时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托洛茨基坚决反对,认为成功有赖于支持红军的波兰工人的武装起义,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前提条件。

不过当时占上风的人认为如果不向其他国家输出马克思主义,革命是难以生存下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欧洲政治局势不稳定导致了短命的萨克森“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中欧其他地方的革命活动显示输出革命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对于他们而言,德国是关键,因为他被视为欧洲中心。按照富勒的理解:“一旦赢得了他,欧洲其他国家将难以为继,必然被征服。”而通往德国的路线,波兰是必经之地。

为了激起西欧革命,苏维埃领导人们力图把正义的战争变成积极的阶级进攻战争,他们对前景充满遐想。他们普遍为战争初期的胜利而鼓舞,认为波兰胜利后是德国,进而有望在整个欧洲取得革命胜利。作为最高领导人的列宁也热情高涨,认为:“不能只限于俄国一国革命,只有联合其他许多国家战胜国际资本,才能顺利得把革命进行到底,取得绝对的胜利。”

在这个精神的感召下,共产国际二大也向所有国家的工人发出号召,与苏俄和波兰的工人团结一致,“为了给衰弱的阶级敌人以最后的一击,为了与俄罗斯工人一道进行争取解放的斗争,努力利用本国剥削者的失败。”

与此同时,布鲁西洛夫在1920年5月7日也发表了“告各地所有旧军官书”,呼吁“值此我国人民生死存亡的历史危急关头,恳请你们捐弃前嫌,积极主动参加红军,坚决捍卫我们珍爱的俄罗斯。”

图哈切夫斯基准备在7月6日发动最后一次进攻,力求一战定乾坤。总攻开始前,他发表了著名的热情洋溢充满慷慨激情的1423号命令:“革命的工人战士们!请把自己的目光转向西方。在西方决定着世界革命的命运。通过白色波兰的尸体铺着引起世界革命大火的道路。在刺刀上我们将给劳动群众带来和平与幸福。向着西方前进!去进行决定性的战斗,去取得伟大胜利!”

经过1个月的作战,红军向华沙方向推进了500公里,几乎到达华沙门口,隔维斯瓦河与波军对峙,然而未能歼灭波军1、4集团军主力,此外此时西方面军左翼也形成了严重空虚。

图哈切夫斯基错误估计了前线形式,没有集中所属的4个集团军进行正面攻击,而是用第4、15集团军向西向南进攻维斯瓦河上的波军据点并渡过该河。他的主要目的是攻击波兰守军侧翼与后方,切断波军通过但泽走廊撤退的道路,进而完成他进攻德国的革命抱负。

随着图哈切夫斯基的进攻不断进展,后援部队显得明显不足。列宁决定将隶属于西南方面军的第1骑兵军调归西方面军,然而西南方面军的这两位领导人却敷衍塞责。

而此时,波军在法国顾问帮助下,新建了第5集团军(约3万人),在先前作战中损失较大的第1、4集团军实力也有所恢复。8月13日,红军的第3、16集团军企图一举突破波军华沙防线但未成功。8月14-16日波军第5集团军利用了红军第3、4、15集团军之间的不协调行动,阻止了这些集团军的进攻,在华沙近郊又阻止了第16集团军的前进。8月16日,波军第3、4集团军直插红军第16集团军侧翼,随后波军各集团军转入全线反攻,导致苏军华沙战役的惨败。此次战役,苏军第4集团军全部、第15集团军2个师和第3骑兵军被迫撤入德国东普鲁士境内被解除武装,15、16集团军基本损失,红军损失大约15万人以及火炮230门、机枪1000余挺。

在华沙战役进行同时,西南方面军也发起了利沃夫战役,战役开始之初,方面军主力已经逼近西布格河。在战役过程中,总司令卡缅涅夫于8月12日命令12集团军河第1骑兵集团军支援西方面军,但遭到拒绝,依然命令进攻利沃夫。13日又一次严令上述部队转隶给西方面军。但此时,第1骑兵集团军在布格河陷入持久战斗最终未能及时支援西方面军。

波军反击得手后,在9月份再次发起全线进攻,并又一次推进到明斯克一线,红军被俘约10万人,损失火炮300余门、机枪1000余挺;并迫使红军在10月12日签订停战协定,苏俄为此失去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整个战争,红军损失30余万人,波军也损失10余万人。

图氏与戴高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图哈切夫斯基在1915年2月被俘,由于屡次企图越狱,被关入德军关押企图越狱者看守最严密的因高尔斯达特监狱第9区。再次相识了同样被关的查尔斯-戴高乐,两人多次讨论军事战术未来等。而在苏波战争中的波军法国顾问团中,也有图氏昔日的难友戴高乐。

战争的失败在苏俄领导人中间产生很大震动,1920年9月22-25日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会议上激烈讨论战争失败原因以及世界革命前景。图哈切夫斯基就西南方面军在战争中表现提出批评,而该方面军政委斯大林在1920年9月23日专门做了声明,阐述他对战争失败的看法以及解释他的责任(见附件)。而最高领导人列宁思想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觉得战争失败可能是犯了战略错误,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失败主要还是主观原因;与会的大多数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捷尔任斯基、布哈林、加米涅夫、斯大林等都持上述观点。

就笔者看来,苏俄战争失败的真实原因还是它的对外战略追求目标造成。从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对外政策出发点首先从意识形态利益出发,致力于推进世界革命,这主要是:

首先,认为消灭战争必须消灭帝国主义,认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或者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战争是绝对不可避免的而且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既然革命在矛盾集中的俄国爆发了,而俄国是世界革命的开端,所以革命必然扩展到西方先进国家”。

再者,又认为只有唤起世界革命,俄国革命才会最后成功。在最初马恩理论中,就有世界革命思想,不过要求各国无产阶级协调行动,并没有武力输出思想。列宁尽管也认同这个思想,但考虑到俄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不具备直接实现社会主义条件,需要西方先进国家援助;如果这些国家也是无产阶级掌权,那不必多言。

笔者只能说伟大导师列宁更希望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联邦。而俄国革命目标是建立统一的世界苏维埃共和国。而苏波战争则成了苏俄推进世界革命的一次实践。

这次实践让苏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许多领导人竟然又在战后提出了“红色干预权理论”。幸而列宁还是比较清醒的。

苏俄还是真正从战争中得到启迪,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政策,由世界革命转为和平共处,与周围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立陶宛签订了和平条约。1921年3月18日,苏波两国签订了里加条约,为两国的紧张局面划上了一个句号,条约对波兰较有利。当然,约20年后,苏军在1939年在德波战争时“在当地人民群众广泛的支持下履行了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同年11月,这两个地区加入苏联,重新并入乌克兰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

本文出自北朝论坛,作者:ralph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北朝论坛公众号beichaoluntan。

获取更多军事历史方面的知识,北朝论坛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