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从中世纪到近代的三类城池

江户时代的军事学家将日本的城池按照地形分布分为平城、平山城、山城这三类,但实际上,这三类间的区别并不很明确。

A:平城

▲平城松本城

平城即坐落于平原地区的城池。战国时代以前,日本的城池多为山城。但由于平原地形从各方面条件来说几乎都优于山地,因而也有修筑在平原上的城池。这些平城通常利用河流作为天然屏障,再加筑土质工事和壕沟加强防御。

在镰仓时代初期至南北朝时代,平城还只是简单地修筑土墙和开挖壕沟围出一块地。当时武士所居住的平城被称作“方形馆”。之后的室町时代,各国守护们居住的守护所则被称为“馆”。当时守护所多以室町幕府的御所为模型仿建,加之山城多数作为其支城存在,因而这些平城大多修筑于陆路和水运枢纽等交通要冲附近。战国时代,各地大名领主在建设平城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参照了京都的建筑方式。因此织田信长于京都修筑的室町第(足利义昭的御所)以及二条城等对近世日本的平城发展均造成了一定影响。

总体上,名古屋城、骏府城、二条城、广岛城等都是有代表性的近代平城。平城的变种——水城(即完全被河流包围的城池)则有高松城、今治城、中津城(合称日本三大水城)、高岛城、膳所城等。

B:平山城

平山城,即在平原上依靠小山、丘陵等修筑起来的城池。

战国初期,日本出现了一种建在山地反斜面上或者小山坡上的丘城,这便是近世平山城的雏形。同时,火绳枪的普及,让远距离攻击成为可能,武士的作战方式也从依靠刀枪弓箭的个人战向集团作战演变,大名召集属下的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在此条件下,大名需要兼顾防御职能与政治意义,能够完成对领国的支配并成为领国内的经济中心的城池。这被认为是平山城出现的原因。

另外,也有直接将山城整体改筑,或者是移筑至低地成为平山城的事例。像小田原城那样,山顶为山城、山麓为城下町的规模化扩张,则形成了一体化的大规模平山城。

总之,在战国末期,平山城与平城几乎同时崛起,并一直延续到江户时代后期。比如“看上去很像平城”的江户城和大阪城都被归入平山城的分类之中。现今“日本100名城”,除了江户城、大阪城外,姬路城、仙台城、熊本城等近代城池,包括冲绳的首里城在内,共51座城池都属于平山城。

C:山城

▲山城竹田城遗址

山城,即利用险峻的山而修筑的城。在军事上,高地是防御的优势位置。日本之外,也有很多地区曾经修筑了大量的山城,例如三韩时代的朝鲜、中世纪的西欧等。近代的旅顺要塞以及马其诺要塞这样修筑于山上的要塞群,虽然不能被称为山城,但其机能却也类似。

虽然险峻的山势满足了便于防守的条件,但由于居住不便,被保护者的居住地通常距离城池有一段距离。加之山城多数是专门为了防御而建造的,城主平时在山麓处同家臣、住民同住,一旦敌人来袭则立即进入山上的城池进行防守。这成为了当时普遍的做法。比如战国时代末期的山城,家臣、人质等通常居住于山腰,城主居于山腰处较高的位置。上杉氏的春日山城、毛利氏的吉田郡山城、织田氏的安土城等基本都是这样的山城。这其中,安土城的高层天守即箭塔并列修筑于总石垣的城墙处,之后丰臣秀吉继承了这一建筑风格并加以推广,故近世日本城池大抵为这一类型。

从类型上看,日本的山城大概分为以下三种:

古代山城:自飞鸟时代至奈良时代,修筑于近畿至九州北部一线。

中世山城:自中世至战国末期,修筑于全国范围内(战国末期的山城亦被称为战国山城)。

近世山城:自安土桃山时代后期至江户初期所修筑的山城。

如前面所说,在日本最初将山作为军事防御设施使用的,是弥生时代的高地性集落。这之后,自飞鸟时代至奈良时代,为防备唐朝和新罗的进攻,西日本各地广泛修筑了古代山城。到了中世,自镰仓时代后期至南北朝时代,后醍醐天皇所率领的反幕府势力为了抵抗幕府的进攻,开始在山上筑城。其中包括楠正成的千早城和赤坂城,以及利用山岳寺院“金胎寺”而修筑的金胎寺城。这之后,南朝在各处仿效这一类城池修筑了山城。武士居住于山麓处的居馆,在后面的山上修筑山城,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则立即进入山城进行笼城战,此为这一时代最基本的作战方式。

由于山上的城池作为主要的防御设施,而日常生活则在山麓的居馆进行,所以最开始,山上的城池仅建有立柱式建筑以及简易箭塔,并没有供人长期居住的建筑物。之后,小型的山城开始在山顶修筑有简易的房屋,仅仅用以存放食物、武器,并利用自然的地形于其周围修筑栅栏、土质工事、挖掘壕沟等。中型规模的山城,则在山的高处筑有被称为本丸、二之丸的曲轮,兼有居住和防御的功能,可以支撑长期的笼城战。大规模的山城则将周边的山改筑为本城的支城,将整个山系改造为要塞模式。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主编原廓,作者仁山。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