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计千载遇,看雄安新区带给汽车行业的影响

作为比肩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定位为国家千年大计的战略新区,雄安新区一经宣布,便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而雄安新区不仅要承载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任,还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示范区。从这个角度看,雄安新区任重而道远。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业,在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同时,雄安新区的问世也将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

机遇一:雄安新区汽车消费迎来黄金起步期。

无论是从全球还是从中国汽车的发展经验来看,人口和GDP都是汽车产业增长的两大关键要素。雄安新区定位为国家千年大计的战略新区,必将迎来人口快速迁入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势必带来汽车产业发展长期利好。

一方面,雄安新区的建设会增加这一区域或周边区域的经济活跃度,原来这一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们的腰包会迅速地鼓起来,汽车消费要求乃至高档车、豪华车的消费需求会迅速增加。

另一方面,今后随着首都一部分功能疏散到新区,“双城”生活将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常态,这一部分高消费能力人群的新购车需求也会顺势而生。目前,雄安新区的汽车消费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容县为例,当地还没有建设汽车品牌4S店,汽车市场还不成熟,大多数消费者会去保定购车。这对于中国品牌汽车而言以及其他品牌汽车而言,显然都是难得的机会市场。

机遇二:不需破旧,雄安堪称智能汽车理想国。

未来十年,智能汽车将是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发展的核心方向。而在智能汽车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花巨大的成本和精力改造现有陈旧的交通系统与基础设施。而按照中央的规划,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显然,2000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面积需要一个高度发达的智能汽车及智慧交通体系,这一点已经在政府的规划中被着重强调。而对于高起点规划的雄安新区而言,完全不必对旧有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直接高标准地进行智能交通建设,显然最理想不过。

机遇三: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发展沃土。

中央明确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绿色交通体系。可以预料的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交通建设,雄安新区将会大力推广使用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事实上雄安新区刚刚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就已经确定成立国家电网公司服务雄安新区发展领导小组,配合服务雄安市政规划编制,推动电网与其他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相信在雄安,推广新能源汽车时遇到的阻碍如家用充电桩的安装难题、公用充电桩和充电站的难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机遇四:雄安新区有望打造共享经济示范区。

当前,汽车租赁、网约车、分时租赁代表的共享经济方兴未艾。而对于雄安新区,国家已经明确要注重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在共享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优质公共交通服务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无疑将成为雄安新区的“样板”之一。与雄安新区经济、人口、产业、市场飞速发展齐头并进,创新性的交通新模式有望得到重新扶持,其中自然会包括网约车、分时租赁、共享汽车等新业态。相信雄安新区成立后,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吸收优质资源方面或许会出台一些鼓励措施,这将为中国汽车布局共享经济新业态提供良好的运行氛围和环境。

中国汽车产业在经历十年黄金成长期之后,正在进入高基数、微增长的转型升级阶段。雄安新区的问世,无疑会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做强做优的创新沃土,带动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