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上市以来的“套路”,看冠道的策略精髓

还记得从去年亮相到上市,冠道就一直被赋予一种“特有光环”,备受消费者和业界人士的关注,也曾有人称其将掀起日系中型SUV的内斗,毕竟本田让丰田的汉兰达“呼风唤雨”很长一段时间了。

从冠道本身的产品实力来说,其有本田大法的2.0T发动机搭载9AT变速箱,虽然没有7座的布局,但是大到变态的后排空间让本田很好地诠释了“伤你十指,不如断你一指”的道理;再加上豪华内饰、精细质感,让冠道成为本田当下最火热车型,没有之一。

在上市初期,冠道带着26.98-32.98万元的价格亮相,只有2.0T车型,1.5T车型就成为了2016年本田粉的一个“小遗憾”。或许,2016年的冠道会让消费者有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芭半遮面”的感觉。但显然,其套路并不止于此。

最强套路1.0:拉升车型档次,让人觉得一车难求。

虽然价格上比竞争对手来说优势不明显,但是那大到变态的后排空间、以及那齐全及有新鲜感的配置能提升车型档次,极容易说服消费者;而且它霸气的设计风格非常迎合国内消费者的喜好,所以关注度自然不低。

去年上市后直至今年年初(1月),冠道在国内各大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加价现象,主要体现在加装1-2万元不等的内饰。对车型颜色上也有更多门槛,比如红色车型基本没有现车,就算加价也没戏。

最强套路2.0:有兄弟车型的神助攻。

虽然说前期销量欠佳,但本田很快就做出应对,在大张旗鼓地宣传冠道的姐妹车型UR-V后,尽快完成了新车上市。当24.68-32.98万元的价格出现之后,又一次让不少人惊呼太贵了。但本田是真的胡乱定价吗?其实不然,答案就在UR-V上市后的广本之夜。

在上个月的广本之夜上,冠道1.5T车型带着22-26.38万元的价格上市,一下子就将购车门槛拉低了近5万元。相比着不久前上市的兄弟车型UR-V,大家或许就会发现冠道的价格并不高,还是值得去买的。这里,笔者看到了更深的套路(请意会,不言传)。

最强套路3.0:展台风骚站位让人遐想不断。

从上图我们看到,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冠道 1.5T 车型和讴歌 MDX 被同场摆在一起。前者为中型SUV,后者是中大型 SUV;前者是本田在主流市场的产品,后者是本田在高端市场的产品;于情于理来说,这二者似乎都没有同台亮相的必要。

不过,既然本田刻意这么做了,也就从侧面体现了本田对于冠道的重视,大有拿高端品牌衬托冠道的意味。

套路分析一:冠道到底想怎么卖?

笔者认为,冠道的主销车型应该还是1.5T车型,但为什么前期不与2.0T车型同时上市呢?这应该不是本田产品准备不充分,而应该是本田在市场策略上的考虑;先拿2.0T车型树立产品形象,辅以终端的加价提车,造成市场对其高看的印象,从而为走量的1.5T车型做好铺垫。

由此,冠道的高端产品形象有了,走量的基础也打好了,堪称一举两得之策。当然,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本田之所以能在冠道上将策略玩的如此顺溜,其核心支撑还是在于其有坚实的产品储备。

具体来看,研究 22 万元起步的冠道1.5T 低配车型会发现,相对于 UR-V 低配车型,它少了全景天窗、真皮座椅、前雾灯和倒车影像等配置,而这些正是这个车的目标消费群体较看重的功能。由此可以判断,对于冠道而言,22 万元这款低配车型,应该是招徕产品。

而其走量的车型应该是从24.58万元这款车型开始,它比相当价位的UR-V低配少了1000元,差距是多了真皮方向盘,少了倒车影像和前雾灯,有一定的卖相了。

套路分析二:充分发挥冠道1.5T车型的价格优势。

笔者认为,冠道22万元入门价格的确定,当然不只是针对UR-V,更多是针对同类竞争对手。

比如,热门车型途观L的最低入门价格为22.38万元(1.8T车型),UR-V1.5T车型入门价格为24.68万元,相比之下冠道22万元的入门车型定价就有比较优势。且与途观L相比,冠道同样是5座中型SUV,但有大尺寸优势,其能形成一定的性价比优势。

有句话说得好“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自去年10月底上市至今,冠道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系列的套路。不管是2.0T车型的试探市场,还是兄弟车型UR-V看似偏高的价格、再有后续车型1.5T车型巧妙的定价、广本之夜其与MDX的同台站位,都能体现本田对于冠道的用心“经营”。冠道能否在1.5T车型上市后迎来销量的提升,进而获得名利双收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