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警用机器人的现状

当今世界,恐怖事件高发,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对社会、国家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坏影响。加强社会安全的监管力度已经成为必要,但这也给警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压力,当此之时,警用机器人的存在也就有了重大的意义。我国在研制机器人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的努力有了较大发展,某些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在我国常见的警用机器人有四种,分别是侦查机器人、排爆机器人、战斗机器人、空中机器人。按照移动载体分为履带式、轮式和轮履复合式三种。

一侦查机器人:侦察机器人主要用于侦察、巡逻、预警等,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快速敏捷、可靠性强、操作灵活和图像清晰等特点,是警用机器人的研究重点。但是目前在结构设计、材料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影响了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工艺水平和量产数量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二排爆机器人:代替人进入危险环境,完成排除爆炸物、危险品处理销毁等任务。排爆机器人根据抓举的重量可分大、中、小三种类型。主要特点是利用多自由度机械臂抓取各种危险品并进行处置、销毁。另可配爆炸物销毁器等。目前视觉系统效果差,影响了其灵活性、准确性和抓举速度。

三战斗机器人:是一种小型地面移动作战型机器,常以轮、履、腿足或其他组合形式实现地面移动,通过遥控或半自主方式进行观瞄和射击。实现其稳定性、可靠性、准确性、环境适应性是攻击机器人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四空中机器人:空中作战机器,又叫无人机。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德国、法国及英国总共出动了6种不同类型的无人机约200多架,完成了中低空侦察及战场监视,电子干扰,战果评估等任务,同时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对无人机的重视。因此,在近年来军用机器人家族中,无人机是科研活动最活跃、技术进步最大、研究及采购经费投入最多、实战经验最丰富的领域。

有专家预测,在未来战争上,战场上的机器人数量将超过士兵的数量。而一些高智能、多功能、反应快、灵活性好、效率高的机器人群体,将逐步接管某些军人的战斗岗位。虽然这种预测有点夸张,但我们相信,机器人在未来战场上发挥的潜力的确是巨大的!

天下有警,中国第一家警察文化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