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剧都是骗你的!清朝男人的辫子其实长这样

前额光亮无毛,后脑拖一大辫子,这就是我们对末代王朝一个男性发型最外在的记忆。

其实,要说大清男人的发型,原本也不是这样子的。历史的细节处,总会展露她丰富多彩的迷人之处。清朝男人的发型,也有过润发无声的时尚潮流。

接下来你将看到:

● 清朝的辫子究竟长什么样

● 皇上的发型也变过

● 黑长粗:男人的审美关键词

● 清末美男:大辫子+齐刘海

发量丰盛的值班编辑 / 老梁

清朝的辫子究竟长什么样

-+-

按照儒家经典的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一般讲来,汉族男子的头发,不剪不剃,延续到明朝时,基本采用的仍是束发为髻的发式。

晚明时期曾有西洋传教士巴克士(Martin de Rada)如是描述,

“明代男子为有满头长发而骄傲,他们把头发留得很长,然后在头顶上盘成发结,再用一个中间分开的发网套住,使头发被夹住并被固定在这个位置上,在发髻顶上戴上一顶帽子,这是他们一般最常见的头饰……每天早晨他们梳理和装饰自己的头发要花去很多时间。”

● 明代缫丝工图(图中挽髻发型可见),图片出自1637年《天工开物》

清王朝由满洲人建立,彼时在明朝称女真。女真的先人,两晋时称肃慎(或挹娄),唐代称靺鞨,以及宋时的大金王朝。史书有言,该族发式“皆编发”,也就是说一直以来都是辫发。

晚明时期,朝鲜人曾留下了对满洲人辫发的记载。朝鲜使臣申忠义曾说,“胡俗皆剃发,只留脑后少许,上下二条结辫以垂。”

另一位朝鲜人李民寏在其所著《建州闻见录》一书中,也说“顶后存发如小指许”,“编而垂之左”。如此数量稀少、又编辫子的发型,在明朝人的眼中,简直可说是“削发如僧”,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还称之

“海和尚”。

民国时印銮章所编《清鉴》一书,总结此种现象相当到位,评论说“时南北两方,以长城为界限,南为束发,北为辫发,两民族之繁衍,呈历史上之奇观”。

随着八旗兵由北向南推进,并最终统一全国政权,满族人也相应地把本族的发式推广到了汉族聚居的广大地区。

● 晚清男性的发型

皇上的发型也变过

-+-

有趣的是,清军在入关之初,发型其实也经过了一番“微整”。

当时留居北京的日本商人竹内藤,在《鞑靼漂流记》一书中写道:

“(满洲人)都剃头,把头顶上的头发留下来,分成三绺编成辫子。他们男子把唇上的胡须留下来,把下面剃掉,无论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样。”

也就是说,满洲人的留发部位变了,由先前的脑后移到了头顶。

据学者分析,发式“微整”,一方面是坚持他们的剃发政策,另一方面则是改变汉人对其秃顶似僧的印象,用以表现统治者的庄重与尊严。

但当时的民族矛盾尖锐,这样的发式,在汉人的眼中,又变成了另一番可描述的言语。彼时有称“金钱鼠尾”式,“金钱小顶”或者“小顶辫发”,也就是说,把脑袋四周头发全部剃掉,只留一顶如“钱”大小的面积,再编成小辫。头发量少,自然酷似老鼠尾巴。

● 《清俗纪闻》中梳理工具图,中有剃头刀

清军在推广标准发式的过程中,对于那些不合规格的发型都会严惩不贷。当时有称“剃不如式”、“顶辫微大”或者剃后“续长寸余”而不“速剃”者,都会被

开刀问斩。

黑长粗:男人的审美关键词

-+-

等到满洲统治者稳定社会秩序,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之际,政府对于发式问题似乎变得宽容了。

1799年,日本出版了一本反映清朝中期社会生活的书,名为《清俗纪闻》。该书《冠礼》篇中有一教书先生的发式引人关注。图中教师留发部位与清初相同,不过蓄发数量明显增加,约有一掌心大小,辫子也长了许多。

● 《清俗纪闻》中辫子、花帽、总角图

晚清之际,国人的发型又有新的变化。1865年,曾经在中国生活多年的美国传教士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1824-1880),出版了一本书《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书中写道,

“除了道士与和尚,一般人包括官员的脑袋每隔十天半月就要用剃刀刮干净,只留下头顶后部圆圆的一块,任头发无限制地生长,编成一根三股辫,自然垂在背后,辫梢扎上丝带以免散开”。

然而此时,随着“金钱鼠尾”原教旨的衰落,中国人对辫子的审美是“又长又黑又粗”。

卢公明在那本书里记录到,“有人觉得自己的头发不够长,辫子不够好看,花很大的精力把别人的落发细心地织进自己的辫子来加长。有些人的目标是要留出一条几乎长及地面的辫子”。

三十年后,同是教中兄弟的美国人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1844-1912),出版《本色中国人》一书。书中也提到中国人“有一条长长的辫子”,“头发又粗又直,乌黑发亮”,为了让辫子变得更长、更粗,中国人还会使用接发技术,在头发里编入一些马鬃或者生丝。

● 广东街头的行人,注意左一那位几乎拖到地上的辫子

上述情形在蒙古镶黄旗人鲍奉宽遗作中也有表述:“(男子)辫梢当缀三股黑色线穂。发短者,或续编三股假发,名辫连子,丝线制者,名线连子,此式至老不改”。

可以说,晚清时期留一条粗而长的辫子,或者添些假发续长,要放在清初,定属不合规格的杀头之列。

这种情况表明,在清朝统治中国的二百余年间,满汉之间在发型问题上慢慢找到了交点:在统治者的禁令之下,多一点,再多一点。

清末美男:大辫子+齐刘海

-+-

不幸的是,清朝男子的发型刚开始还只是个国内民族间的议题,到后来外国人也掺乎进来,又成了一个国际议题。

近代以来,随着东西实力的此消彼长,晚清中国人的形象在老外那儿日益下跌,变成了“半开化”的民族,辫子也就成了他们揶揄、嘲笑的对象。初时老外用pigtail来称呼辫子,本无歧视之意,后来蓄意将这个词拆开,变成了“pig’s tail”。跟进的日本人也不忘踩一脚,直接招呼为“豚尾”。

● 晚晴宁波街头的剃头匠

有鉴于此,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大佬康有为就曾给光绪帝上奏折《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折子中说明剪辫的若干理由:

1_是所处机器时代,工人“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

2_是军事上“执戈跨马,辫尤不便”;

3_是头发过多,易增污垢,梳洗费时;

4_是出访外国,易遭讥讽。

这些改革者和同时期的革命者主张,辫子这个东西,等于全国人民和皇上一起玩羞耻play,又过时又丢人,不如统统剪掉。

这样激烈的主张当然是被拒绝的。

不过人民群众总能找到默默抵抗的办法。在清朝最后十几年,一些地区的青年男子辫虽留存,不过推崇在前额留发、形似刘海的发型。彼时有一首诗《前刘海歌》讽刺这类爱美男性。诗道:

“毛发排云软覆额,如今竟作时髦妆。

少年殷勤苦求效,不畏千人万人笑。

对镜朝朝自梳掠,妆成真与花争貌。

可怜学子娇青春,覆发亦仿寻常人。”

这“前刘海”的发型,画风是这样子的:

● 图片来源:《神州日报》,1910年4月,第4版

当时,“前刘海”发型在南北各大城市相当盛行。有报纸评论说,北京浮薄少年“额前垂发,俗名刘海,形同妇女,类近娼优,不知羞耻,实属有伤风化”。又有论“杭州人之剪去发辫者不多,而剪去者多自成一式,发作人字形,从中心披下,并无头颅,自远望之,无异刘海”。

1908年山东巡警道更发布告示,严厉禁止“前刘海”。

● 图片来源:《时事报馆戊申全年画报》,1908年,卷36上

禁止归禁止,直到清末,仍有报纸反映说,青年男子的发型翻新,有齐眉形、弯月形、人字形等多种刘海的样式;发型又与服装搭配,出现了有辫之西装、无辫之华装、有辫之华装和无辫之西装等四种人。

革命者的剪辫、时尚青年的前刘海,在在透露出大清王朝在社会治理方面越来越软弱无力,老百姓越来越把朝廷和皇上不当回事。1911年,清政府终于下达一道谕旨,内中说,“资政院奏恳请降旨,即行剪发,以昭大同一折。凡我臣民,均准其自由剪发”。

可惜,这时候武昌已经起过义了。

● 平头的“末代皇帝”溥仪

参考资料:

冯尔康:《清初的剃发与易衣冠——兼论民族关系史研究内容》,载《史学集刊》,1985(2);

王冬芳:《剃发——清初民族征服政策失败的实例》,载《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档案史料(2003.4)》,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

侯杰、胡伟:《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载《学术月刊》,2005(10);

张德安:《身体的争夺与展示——近世中国发式变迁中的权力斗争》,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第7卷;

张世瑛:《清末民初的剪辫风潮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心态》,载台湾《国史馆馆刊》,2009(22)。

END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精彩视频/文章

为啥“汪汪”是水字旁丨如何成为超级英雄丨双胞胎小鸡

· 视知 ·

知识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