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代到清朝,斧钺为何长盛不衰?

汉朝时期,钺是重要的礼器,一般人是没资格使用的,只有贵族和官员才能使用。汉代官员出行的时候,仪仗队里需要配备钺车,钺车顾名思义,就是一辆双轮马车,车厢里立了一杆钺,这杆钺一立,这辆原本普通的马车就变成了官老爷拿来彰显地位,耀武扬威的东西了。在汉代,钺车是常见的仪仗用具,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就出现过钺车的图案,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也曾经出土过一件钺车的模型。

▲钺车

皇帝出行的卤薄中也有钺车,当然了,皇帝贵为一国之君,用的东西肯定不能和臣子们一样,为了区分地位,皇帝的钺车中使用的是黄钺。黄色在古代是尊贵的颜色,而黄钺就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当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对某个大臣的信任的时候,会赐给他黄钺,那意思就是,我的权力现在你也可以有限的使用,臣子被赐予黄钺时,可以代行皇帝的职责,由于这种权利是皇帝赐予的,属于暂时性的借用,因此被称为假黄钺(假即借用之意)。

历史上不少名人都曾经获得过假黄钺,黄武七年五月,鄱阳太守周鲂假意投魏,魏国派曹休率军前来接应周鲂。八月,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令其统率全军,伺机攻击魏军。曹休出兵后不久,察觉自己受骗,但自恃兵马众多,不弱吴军,因此仍然继续进军。

双方最终战于石亭,吴军大败魏军,曹休逃回魏国后,不久便忧愤而死。需要注意的是,假黄钺本身可以表明持有者的权力,但赐给臣子假黄钺,却不一定能说明君主对其是信任的,不少权臣也会胁迫皇帝赐给自己假黄钺。

▲板斧

除了代表天子权力的黄钺之外,汉代将领在作战时也会携带普通的斧钺。这种斧钺同样由皇帝赐予,是军权的代表,汉书中曾经对这一情况作出详细说明。

汉代时期,斧钺仍然作为刑具使用,孝堂山东汉郭氏墓石祠西壁的壁画上便刻有描述斧钺用途的图案,图案中有一个架子,架子的两端各插一柄大钺,中间则挂了两个人头。作战时,督战队也会使用斧钺当做刑具,如沂南胡汉战争图中便有类似场景。

汉代的大部分斧钺都不是作为武器使用的,但有一种钺戟,由长条形铁钺和柳叶形铁矛组成,可能是军队使用的武器。国内现存的汉代钺戟均出土于河南,朝鲜地区也出土过类似的东西,这种钺戟到底是属于戟还是属于斧钺,其实也很难说,目前普遍称其为钺戟,而这个名字是近代的考古者给它起的。

▲北朝铁斧

三国时期,军队大量装备战斧,但在当时,斧子的作用可能更偏向于工具而非武器,主要用于在作战时砍开敌军的装备。诸葛亮曾经检查过军中的斧子,发现质地都比较低劣,为此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阐述斧子的重要性。同时,诸葛亮还亲自督造出一百把质地精良的斧子,给军队做表率。隋唐和五代时期,斧钺有一定数量的装备量,太白阴经中记载,骑兵装备啄锤斧钺,从留存的唐代壁画来看,骑兵使用的斧应该是短柄斧。

唐代也有长柄斧,长柄斧属于步兵的武器,作战时用来砍马腿。安史之乱时,李嗣业和安禄山战于香积寺,面对安禄山的骑兵,李嗣业令士兵持陌刀和长柄斧排成密集队形作战,最终击败敌军。

▲唐代铁斧

钺作为一种礼器,在唐宋时期仍然被保留着,唐代皇帝的卤薄中仍有黄钺车,在宋代,斧钺也仍然是必要的礼仪用具。

两宋时期,北方民族建立了强大的政权,北宋和辽、西夏,南宋和金国、蒙古之间连年作战。由于战争烈度较大,政府对军备十分重视,以南宋为例,军队的披甲率达到40%,为历代最高,辽金等国的军队也也十分重视披甲,西夏更是出产著名的冷锻甲——瘊子甲。

由于当时的军队披甲率高,因此破甲能力较强的斧和锤等武器在宋代十分流行。宋史中记载,沈括一次便为西军督造了5000把劈阵大斧。

南宋军队与金国作战时,也曾经使用长柄斧大败金国的骑兵,其战术与唐代相似,由此可见好的战术是经得住考验的,不管对方是安禄山还是金兀术,大斧排头砍过去,统统都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北宋铁斧

武经总要中记载有了大斧,峨眉斧,凤头斧,剉手斧四种军用战斧,这四种斧子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斧是长柄斧,步兵用来砍马腿用;峨眉斧和凤头斧是工具斧,柄比较短,攻城时用来掘土,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也能用来砍人;剉手斧的斧刃向内,柄上有四寸的刃,守城时用来砍伐登上城头的敌军手脚。大斧除了便于破甲之外,还可以用来对付配备大盾的部队,大斧上有勾,可以拉开敌人的盾牌,同时大斧的杀伤力也足以对盾牌造成破坏。侬智高起事时,其精锐部队被称为标牌军,手持大盾标枪作战,宋军为了对付标牌军,打造大刀巨斧,最终大败侬军。

▲故宫清代铁钺

斧钺这么好用,不仅中原军队会使用,少数民族政权同样大量装备。宋元时期的北方军队也普遍使用斧钺,辽史中说,契丹正军(即辽军精锐部队)每人都携带斧钺;多桑蒙古史说,元军每人都带有斧。

到了明代时期,军中仍然常用大斧,武备志中的大斧,形制与武经总要中相同,四镇三关志中的月斧,则是带有枪头的斧,刃部较弧曲。当时战斧的用法比较简单,武备要略中有一篇长柄斧说,其中提到,长柄斧的用法不必花俏,只用勾砍拦搅撩劈即可,这句话用现代话解释就是,斧头用起来不需要啥招数,只要胡抡乱砍就行,剁到一个算一个。

▲清代长柄斧

清军入关后,继承了明代的不少习惯,斧子作为一种有用的武器也被保留了下来、清军中装备有不少斧类武器,如八旗军的前锋左右翼都用短柄斧,其中左翼斧刃部较圆,刃径四寸,刃部有银龙衔珠,刃背宽一寸一分,刃长四寸五分,柄为榆木所制,长一尺二寸,直径二寸四分,装铁鐏;右翼斧刃宽三寸,刃背宽二寸,刃长三寸二分,柄为桦木所制,长一尺,直径三寸,末端裹煖木皮,穿孔系蓝色绳子。绿营兵也装备多种战斧,有双短柄斧、双短柄钺和长柄斧等。除此之外,在清代,钺仍然是标准的仪仗用具,皇帝在出行时的卤薄中便用持钺的军士,皇朝礼器图式中说,礼仪用钺是用木头雕刻而成的,故宫中收藏有一批清代兵器,其中的钺与皇朝礼器图式中的钺相似,但材质却是钢铁。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