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的今天,不要命的抗日硬汉,忘恩负义的中原王汤恩伯去世

【1954年6月29日】65年前的今天,不要命的抗日硬汉,忘恩负义的中原王汤恩伯去世

汤恩伯,1900年9月9日出生于浙江金华市武义县,原名汤克勤。曾当过小学体育老师,后进入闽浙讲武堂,在闽浙军当排长。闽浙军战败后,他回到家乡,当了一阵子警察。

1922年(22岁),不甘心的汤恩伯东渡日本,考入日本明治大学。不久,他认识了同样在日本留学的王锦白,两人互有好感,暗生恋情。

王锦白的义父是时任浙军第1师师长的陈仪。陈仪见汤恩伯仪表堂堂,谈吐不俗,非常满意。1924年,在陈仪保荐和资助下,汤恩伯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8期步兵科。汤恩伯非常感激陈仪的提携之恩,特意改名为恩伯。

(汤恩伯故居)

1926年(26岁),汤恩伯毕业回国,在陈仪的浙军第1师里担任少校参谋,并与王锦白完婚。1928年,汤恩伯进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任教官,期间编著了《步兵中队(连)教练之研究》,赢得了蒋介石的赏识。

此后,短短两年时间,他就从中校教官升任少将旅长,升迁速度令人瞠目。

(年轻时的汤恩伯)

1934年初(34岁),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爆发,汤恩伯率部攻占福州,为平定事变立下了头功。随后,在对苏区的“围剿”中,汤恩伯表现很积极,接连攻占苏区多座县城,并于11月最先进入中华苏维埃首都——瑞金。

1935年(35岁),汤恩伯升任第13军军长,并晋升为陆军中将。汤恩伯深得蒋介石信赖,他的军队成为中央军嫡系部队,和陈诚的土木系、胡宗南系并称三大派系。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日军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汤恩伯任前敌总指挥,率部坚守南口(北平城西45公里处)。8月3日,汤恩伯的13军到达南口。8月4日,日军在飞机、坦克和重炮支援下,共4万余人,向南口、张家口发起了猛攻。

13军就凭着机枪、步枪和手榴弹,与敌展开殊死搏斗。与日军鏖战20余天,以伤亡2.7万人的惨重代价毙伤日军1.5万余人,南口一线始终未被日军突破。8月25日,张家口失守,13军腹背受敌,汤恩伯只好下令全军撤退。

著名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在文章中写道:“汤恩伯将军因为日夜辛劳的结果,瘦得不成样子,两个眼睛深深地凹入,整个身子剩了皮包骨头……汤恩伯,这个铁汉子,他不要命了。这确是厉害。十三军从军长到勤务兵,他们全不要命了!”

(抗日时期的汤恩伯)

1938年(38岁),汤恩伯任第20军团长,下辖3个军,总兵力达7.2万余人,装备精良。他奉命南下,计划31日拂晓前到达台儿庄,协同孙连仲军消灭台儿庄之敌。

可是汤恩伯发现日军21旅团一直在尾随跟踪自己,如果径直南下,势必陷入日军夹击。汤恩伯当机立断,发动反击,在枣庄、峄县重创日军21旅团。随后,他转兵南下对台儿庄的日军形成夹击,迫使日军仓皇败退,从而赢得了台儿庄大捷。

这是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场重大胜利。汤恩伯因功获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

(汤恩伯获青天白日勋章)

1938年6月(38岁),汤恩伯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调到第一战区,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因表现出色升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指挥整个河南省驻军。此时汤恩伯的麾下有5个集团军,总兵力近40万人,因此人称“中原王”。

抗战期间的河南省连年遭灾,再加上黄河决口产生的黄泛区,百姓苦不堪言,却仍需要担负全省驻军的供给。1942年,河南发生了可怕的大饥荒。汤恩伯作为最高指挥官,被百姓称为“水旱蝗汤”四大害。

(1940年4月,汤恩伯在老河口与各将领合影)

1944年4月(44岁),日军集结了40万大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试图打通华北到东南亚的大陆交通线。河南首当其冲,汤恩伯阵脚大乱,整个第一战区的部队争相后撤,完全“兵败如山倒”,第36集团军司令李家钰战死沙场。河南的惨败令蒋介石大为震怒,当即将汤恩伯撤职。

同年11月,日军攻入贵州直接威胁重庆,蒋介石重新启用汤恩伯。他指挥7个军紧急驰援,在贵州独山县,阻止了日军攻势,使重庆转危为安。汤恩伯因此升任第3方面军司令官,并随后接连收复广西数十座城镇,重新赢得了蒋介石的信任。

1945年9月(45岁),汤恩伯作为上海地区受降主官,率部进驻上海,接受日本驻军的投降。

1947年3月,汤恩伯任第1兵团司令官,率部进攻山东解放区。在孟良崮战役中,第1兵团所辖的整编第74师,共3.2万人遭全歼,师长张灵甫阵亡。汤恩伯无法推卸责任,被撤职查办。

1948年12月,蒋介石再次启用汤恩伯任京沪警备总司令,负责指挥长江下游和南京、上海的防御。

1949年初(49岁),时任浙江省主席的陈仪,认为国民党大势已去,亲自赶到上海,和汤恩伯商议起义事宜。汤恩伯不顾往日的“恩情”,最终向蒋介石告发。3月中旬,陈仪在上海家中被捕,然后被押解到台湾。

4月20日,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5月27日解放上海。此时,汤恩伯早已将储存在上海的美元、黄金、白银等资产,全部装船运往台湾,然后率残部退到厦门,固守金门。

1950年(50岁),汤恩伯退到台湾后,不受重用,赋闲在家。5月19日,陈仪被判决死刑。很多人都骂汤恩伯忘恩负义,不仁不义,妻子王锦白更是气愤难平,携子女远走美国。

1954年6月29日,汤恩伯因患十二指肠肿瘤,赴日治疗,手术出现事故而去世,享年54岁。

(汤恩伯的棺木盖着青天白日旗)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394篇作品,营员“一声雷”的第19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