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国产警用64式手枪的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共和国连一个像样的兵工厂都没有。 1953年,国家经济开始恢复,国产枪械工作开始走上正轨。我国从苏联引进了有关产品的资料,并通过人员培训、聘请苏方专家、调整生产线等措施,开始进行手枪的试制工作。在1954年终于设计定型了国产1954年式7.62毫米手枪。

该枪使用国产51式7.62毫米手枪弹,用以杀伤50米内有生目标,在25米距离上能射穿3毫米厚的钢板、6厘来厚的砖墙、35厘米厚的土层。手枪由枪管、套筒、复进机、套筒座、击发机和弹匣六大部分组成。枪全重0.85千克,弹匣容量8发,装满子弹的弹匣重0.16千克,枪全长195毫米,弹头最大飞行距离1630米,初速420米/秒。54式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受地形环境制约小、反应快等优点,便于在狭小空间隐蔽或突然向敌人实施攻击。是基层指挥员和特种兵理想的单兵自卫战斗武器。

该枪曾先后在多次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经受实战检验,以其较大的威力、较远的射程和较高的精度备受广大指战员喜爱。

54式手枪的仿制成功为其后我国自行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无数次艰苦攻关,中国枪械工作者们终于又在1964年设计了第一种完全依靠自己技术生产的64式7.62毫米手枪弹。国产手枪从此走上自研自制之路!

64式手枪由枪管、套筒、复进簧、套简座、击发机和弹匣六大部分组成。枪全重0.56千克,弹匣容量7发,装满子弹的弹匣重O.09千克,枪全长155毫米,弹头最大飞行距离800米,初速305米/秒。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外形美观、射击精度好、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易于维修等优点,使用国产64式7.62毫米手枪弹,用以杀伤50米内有生目标,在25米距离上,能射穿2毫米厚的钢板、25厘米厚的土层。

该枪在研制时注重根据警用手枪的装备对象和隐蔽携带的需要,从结构、性能和特点上较好地解决了射击威力与使用中机动性的矛盾,但不足之处是在遇到突发情况或暴徒时仅有7发的弹匣容量不能满足需求,枪机后坐有时出现卡手的现象;该枪因尺寸小,手掌较大的人握枪时手感不好,另外在人机工效、精度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但是作为我国独立技术开发出的手枪和第一种国产警用手枪,在维护社会安定方面64式功不可没。

天下有警,中国第一家警察文化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