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剑开刃、有睚眦剑格、法符才能斩妖除魔

在东方和西方文明中,剑都是一种地位比较高的武器。在欧洲,剑被用于册封爵士与骑士,这个习惯一直流传到今天。

在中国古代,剑被称作“百兵之君”,意为剑是兵器中的君子。从皇帝到文人都喜欢佩剑以显示身份。此外,剑也被当作一种仪式道具,比如在中国道教仪式中,剑常常被作为一种降伏妖魔的法器。

▲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

道教在东汉创立以后,剑就成为道教的法器之一。古代道士要佩带法剑,此为道教法具威仪的要求。在道教的法术体系中,法剑是运用广泛的法器。道教认为法剑是神授之宝物,是代天行法的利器。法剑作为道派传承的信物,历来为道教各派所珍视,被视为镇山之法器。道经中所见法剑的各种名称,无一不蕴涵着道教的义理。道教认为若无法剑,则济世度人之道难成。法剑喻指道士的道性修持,具有斩妖驱邪的宗教功能,它确乎是度人之道法的象征。

由于法剑在道教中作用很大,所以在道教的传度仪式中,师父要向弟子传授法剑,弟子在仪式上跪受法剑,即表示已获得道法的传承。南宋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三十《传度科格门》,其中有传度法剑的仪格。比如传度法师要告诫弟子说:"原夫代天行化,布令宣威,全凭三尺之神锋,以制神魔之非道。光腾七曜,威摄万灵,凡有指呼,无不响应,吾今付汝,切宜珍藏。”

自清代以来,道教与民间信仰的结合更为紧密。在民间节日庆典中出现的道士,俨然是手执法剑的威仪形象。道徒在拜别师父时,师父将拂尘、红绞及剑赠与徒弟作为告诫和醒示物三尺青锋宝剑斩断情线尘缘。道徒一旦被俗事所恋,难以割舍,当想起师父所赠的三尺宝剑,当机立断,挥斩尘缘,一心向道,神定心安。由于道士大多隐居或是云游,在山里隐居也容易碰到猛兽,云游四方更有可能碰到强盗,所以法剑不仅仅是作法科仪用的法器,亦是道士防身所用武器。所以云游道士或是隐居名山大川的道士大多都要修习剑术并佩戴开刃宝剑,不但能辟邪斩鬼,亦能斩杀恶人猛兽。只有城市内以做法事为生的道人,走家串户做法事携带开刃钢剑多有避讳,所以才会使用桃木剑或是铜钱剑一类无杀伤力的剑型法器作为代替。

在明清时期,剑多用于道士作法或祛邪避灾之用,剑身也多刻有与道教相关的铭文和符咒。上图中上面的那一柄就是一柄明末清初的道教法剑,剑格为睚眦。佩剑剑根刻有道符。道符由篆体字和多字重叠而成,诸家认为符为神明所授,具有权力的象征意义,可以“录召万灵,役使百鬼,无所不通也”。将道符刻于剑上,能使剑更具神力。

这种睚眦剑格佩剑明清时期非常盛行,存世很多。睚眦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的第二个儿子,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豹身龙首,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杀好斗,怒目而视,是一切邪魔的克星。所以它常被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

作者君就定做了一把道教法剑作为收藏。传统中国单手剑,鼓柄,也就是俗称的纺锤形柄。这种柄很多人不喜欢,觉得不好看,但这种柄型早在隋代就出现了。著名收藏家皇甫江先生就收藏有一柄鼓柄隋代剑,他命名为“白云剑”,刀柄的为水晶所制,柄上雕刻龙纹,柄首为云状。

▲皇甫江先生所藏隋代鼓柄剑

唐代以后的剑基本全部采用这种柄型。这种柄型能够流传一千多年自然只能是因为好用,适合中国剑法的发力。中国剑法讲究剑走轻灵,很少硬劈硬砍,主要是挑点,圆走直击,走球劲。使剑的时候手腕要灵活,转动手腕挥剑时这种鼓柄在手心中更贴合,挥舞时更舒服,相对于直柄感觉更好操控剑,更灵活一些,可以做更细腻的动作。这柄剑的剑柄缠了绳,在挥舞时更有利于吸汗防滑。鞘材为鸡翅木。鸡翅木,是木材心材的弦切面上有鸡翅也就是“V”字形花纹的一类红木。鸡翅木以显著、独特的纹理著称,且不易生虫。但是北方气候干燥容易变形。

铜装具,虽说是铜装具,但实际上是青铜,百分之八十五红铜,加百分之十五锡。很多人对青铜的印象都是那些泛着铜绿的古代青铜器,认为青铜一定就是绿色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没有生铜锈的青铜是金灿灿的,很好看。青铜强度高且熔点更低,而且青铜铸造性好。这样装具不会太软,不至于掉地上磕一下就会变形,这个比例的青铜也不至于发脆。所以市面上的号称纯铜的装具,其实都不是纯铜,而是青铜。真正的纯铜就是紫铜,又名红铜,也就是铜单质,因其颜色为紫红色而得名。这个比例的青铜密度也比钢铁更大,作为装具也可以更好的起到调解重心的作用。这柄剑的重心:在护手前9.5cm处,挥舞起来还是比较顺手的。

这柄剑作为法剑,同样在剑根刻有道符。作者君作为道教居士,并没用明清常见的勅魔符,而是刻了紫薇伏魔符。这道符最早始于唐代的厌鬼法,对应二十八星宿。有驱魔挡煞之功能,用于做法驱魔、辟邪压胜。

剑的刃材种类很多,抛开最低级的铁剑外,好点的有夹钢剑、旋焊马齿嵌钢剑等等,但是作为道教法剑,我还是选择了做成蟠钢剑,也就是松纹剑。这是用的数层叠锻打的“千层钢”技术了,也就是把熟铁和高碳钢,一层一层地密合起来,反复锻打使之浑然成为一体,这样就能使刀剑兼具熟铁的韧性和高碳钢的锋利。

最好的刀剑可能由数百层甚至上千层钢铁锻打而成,由于熟铁和高碳钢材质上的差异,在剑身上会形成纹路,锻打越多层,纹路就越细密、美观,而且每一把刀剑的纹路都是不同的。在中国古代,由于剑身上锻打形成的花纹有些类似松树皮,因此也被称为松纹剑。

剑的表面也进行了镜面研磨,镜面处理并不仅仅是为了好看。由于传统刀剑没有不锈钢的,实际上不锈钢也不适合做长刀长剑,除了纯摆设的工艺品剑外,有实用功能的长刀长剑没有用不锈钢的。冷兵器圈内甚至戏称不会生锈的钢不是好钢。这就导致碳钢的刀剑存在着防锈的问题。在潮湿环境下水汽通常更容易凝结在细小的缝隙中,所以表面越是光滑平整越不容易存下水汽而导致生锈。并且就算有轻微的锈蚀,也很好处理掉,细砂纸轻轻一打就能除掉,不会在不平的凹坑中向深处锈蚀形成锈坑。但是即便是镜面研磨的刀剑,在长期不用时也应该上一层刀油,隔绝金属表面与空气中水汽的结合,然后妥善放在干燥通风之处收藏。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