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节后综合征,你家娃娃中招了吗?

节后第一天上班,你是不是森森的被“节后综合征”所困呢?

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还没休息够就要上班了;

每天大桌子好吃好喝后,各种没胃口;

上班后各种发呆懒散和提不起精神;

节后综合症是生理和心理问题的综合表现,你造吗?类似的症状,宝宝也会有。

“宝宝节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睡眠规律混乱,以及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喜欢粘着粑粑麻麻,以前立好的规矩统统都被破坏了。

过节期间,由于家长忙于走亲访友各种串门应酬,对小宝贝的照顾难免会有些“怠慢”,饥一顿饱一顿、跟着家长变成了小夜猫子、过节亲朋好友各种宠脾气也被宠起来了、放假了粑粑麻麻24小时全天候伺候着更腻歪了…之前培养起来的各种良好习惯全打乱了,而节后又难以迅速转变回来。


你家宝宝有没有中招,也酱紫了吗?

宝宝出现一些节后综合征的征兆,爸爸妈妈别着急,更别对宝宝发脾气。毕竟宝宝不是机器,一开一关就能切换平日和假日模式,回归正轨还得慢慢来。

节后综合征一、消化不良

节日期间,宝宝吃饭的时间和食物种类很难和平时保持一致,因而饥一顿饱一顿、三小时一顿六小时一顿这样的情景很常见;

过节嘛走哪儿都是大鱼大肉,很多平时宝宝禁忌的油腻的、太咸的、味儿重的统统“体验”了;

在加上孩子也喜欢新鲜热闹,越是不想让他吃的越要吃,结果这个喂一点,那个喂一点,最后就吃了不少…

就这样吃,孩子娇弱的小肠胃哪能受得了呢?于是“消化不良”就来了:不爱吃饭、肚子胀、放臭屁、大便中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等。

怎么破: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宝宝的胃肠已经负担很大。这个时候,粑粑麻麻一定不要再一味要求奶量或进食量,逼宝宝吃东西了,厌食不想吃也先可以先适当的饿一饿,延长两顿进食的间隔时间。

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先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淀粉类辅食,如米粉或是小米粥等,调整一段时间后,胃肠功能就会慢慢恢复了。


节后综合征二、睡眠失调

假日里吸引宝宝好奇的事物比较多,而且总处于热闹的环境,宝宝也往往比较兴奋,导致白天午睡拖到下午四五点甚至就不睡了,睡到晚饭点醒来晚上再睡指定十一点种之后了。

过节期间,家长没有上班的压力,作息也很随意,影响孩子的睡眠也不规律;

家里人宠溺孩子,短短几天还可能养成抱着睡、摇着睡、唱歌睡等“新习惯”;

再加上往返路途上折腾,种种原因导致宝宝作息被打乱;

以上种种,都导致假期结束后,宝宝很难回到之前正常的作息时间,需要家长重新建立。

怎么破:首先可以白天适当增加宝宝的运动量,释放一下多余的精力,到了午睡点让宝宝安静下来,听着儿歌或故事入睡;

其次,晚上多提前一些时间准备睡眠仪式,平静情绪后营造睡眠的氛围,比如:不再给宝宝提供玩具或其它新鲜的东西、不吃零食或是喝奶、关上灯放助眠儿歌或用轻轻的故事;

最后,如果宝宝实在闹腾,就要玩,家长也可以尝试在宝宝旁边闭上眼睛睡觉假装睡,等宝宝安静了,困意也就慢慢上来了。

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调整作息最好全家都要配合,一起早睡。饭后粑粑麻麻都要营造睡眠的氛围,陪着宝宝入睡,哪怕等孩子睡了之后,大人再起来看电视或是看书,但是宝宝没睡之前一定都要配合好。二是假期孩子可能睡眠不足,所以假期结束后,一定要尽量孩子多休息,补回来,不然还可能出现因为状态不好哭闹的现象。


节后综合征三、爱发脾气

宝宝过个节脾气见长,稍不如意就大声叫、扔东西、哭闹等,这点完全是因为这几天没有很好的管教造成的,就算是过节,平时立的规矩也不能坏了,平时的威严也不能收敛了,小宝宝多聪明啊,只要大人有一次松懈或是妥协,他就会涨一点自己的小脾气。

换位思考,宝宝为什么变得爱发脾气——被“放纵”多开心啊,宝宝当然不愿意回到被约束的状态了。

怎么破:其实不管是上班还是假期,家长都应该保持一致性在孩子生活规律和教育方面。

首先,要在假期结束前两三天,先给宝宝打个“预防针”,告诉他粑粑麻麻要去上班了,让他逐渐有心理准备。

其次,假期结束后,当宝宝再做出不合理的行为时,家长就不要能让步了。如果宝宝哭闹,可以先冷处理,等他平静下来,再沟通刚才的问题,通过讲道理,声色俱下,让宝宝能够知道为什么不可以。“我知道你不开心,你可以不开心一会儿,但是我不会改变原则”。


节后综合征四、更喜欢粘着粑粑麻麻

平时粑粑麻麻都在上班,陪孩子的时间实在太少,所以每天早上哭着闹着要跟着粑粑麻麻上班的情景每每上演;好不容易盼到放假了,粑粑麻麻终于可以24小时属于他们了,他们可“珍惜”着呢,吃饭的时候只让粑粑麻麻喂,玩的时候只要粑粑麻麻陪,睡觉的时候也要和粑粑麻麻一起,恨不得长在粑粑麻麻身上。

小朋友们的世界是美好的,总是希望左手粑粑右边手麻麻,一直陪着他们。

怎么破:同样是要提前给宝宝做好工作,给孩子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不要等上班那天早上悄悄的走,等孩子醒来发现粑粑麻麻不在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另外就是平时要多抽时间陪孩子,参加一些亲子活动或是游戏,同时注意培养的独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