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场的五种“死法”防不胜防

如今各路资本都看中了有机农业这块处女地,但墙外争抢得热闹,围城之内,却是处处哀嚎。那些失败的有机农场,到底是因为没有市场、赚不到钱而死?还因为资金不够,管理经验不足?

有机农业是个新圈子,圈子里有经验的不多,而且不少是大学出来毕业生,这个行业还需更多时间来进行经验沉淀。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目前全国有机农场的“死亡案例”,从业者要注意这五大“死法”。

1.被当地村民“偷死”

并非危言耸听,有很多有机农场是直接被当地村民给“偷”死的。为什么会这样?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虽然已经出版好多年,其中的概念也已经被说烂,但当你真正深入农村,看到现象的依然是如这本书中一句“村民对本村人和外人的道德标准不一致”。

对于那些不是在本土开展有机农业的项目来说,一旦没有跟当地人搞好关系,乡土社会下的隐形成本很可能让你吃不消。看到那些外来的资本在当地做大,村民来偷甚至来抢,在某些村里子屡有发生,可怕的是你还无处说理。

聪明的人往往会在村里找个当地人一起合作,让他入股,这样就由他作为桥梁来处理各种纠纷,否则的话各种极端奇葩的事情都可能搞出来。比如有个做有机农场的老板,包了整整两个村子的地做农场,其中一个村是有关系的,但另一个村就没有,结果有一天村支书直接拿喇叭号召大家晚上去农场里偷菜,最后不得不调动警察来处理这个事。

2.被工厂思维“管死”

一些有机农场的老板用公司的运营模式来操作农场运营,结果让农场里的农民做得很不爽。为何?传统的小农生产,农民的工作模式大多是清早起来干一趟,太阳太大就回家休息,吃个早饭,干家务,睡个午觉后太阳没那么炙热,再一口气做到天黑。朝九晚五的生活农民不适应不说,也会觉得老板不懂农业,不懂农村,难以服人。

另外就是绩效考核问题,很多农业生产活动考核还真很难量化。一旦考核标准制定得不好,磨洋工的现象你也很难杜绝。大多数活下来的都是以自家劳动力为主。

3.被生态循环概念“玩死”

来自: ddtest

现在都提倡生态循环,追求生物多样化的生态农业。这个方向当然是没错,但也害了不少没经验的农场主。真正要做好多样化,技术不够,管理不到位,都很危险,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每个品种的种养殖,都是一门钻研很久才能精通的专业,几个农场能兼顾各个专业还能做好?

4.被资金链断裂“逼死”

农业产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回报比较慢,对前期的投入一定要做好长足的心理准备,不要盲目做大。很多年轻人做有机农业就是被盲目扩张导致的资金链断裂给害惨。

做农业最少要有三年不盈利的预期,如果手头资金30万,就别心头一热搞个100亩地了,按一亩地一年投入1万来算,三年不盈利,最多搞10亩地,稳扎稳打先做好。

5.被市场行情“卡死”

有机农产品做出来,很多农场推广的办法当然就是试吃。试吃的时候倒是很受欢迎,好评如潮,但真要买,很多人还是觉得太贵。

往往不少有机农场前期做得很好了,从种植到管理到收获,产品质量也很到位,却被卡死在最后销售环节。现在有机农产品推广特别特别难,有一点很难逾越,目前普通农产品的价格实在太低,在大多数消费者眼里,食品安全问题也没有严重到我就非要出高价买有机产品的程度。

包括很多做有机农业的大佬,现在都在想尽各种办法打开销路,做社区体验也好,做城乡市集模式也好,但效率依然很低。说到底,有机农业现在紧缺的就是市场销售人才,如果销售办法过于平庸,最好还是不要踏入有机农业这道门槛为好。

版权声明:本文为《农事驿站》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