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中最强的“统治者”?

管理,是指管理者组织并利用其各个要素,借助管理手段,完成该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一家企业难,管理一个国家亦是不易。

中国古代自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大秦开始,华夏大地陆续又经历汉、西晋、隋、唐、元、明、清等七个大一统的管理者。

八大管理者承上启下,各有所长不可纵向去比较,但若将中国比成一家千年老店“华夏集团”,从衡量企业管理者的几大要素,便可以大胆的进行横向PK一下,看看谁是中国古代王朝中的最强管理者。

1  管理制度

单就中国古代王朝发展最核心的政治制度而言,莫过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该制度对于一个国情复杂的“华夏集团”来说,最大的优点在于有利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中央集权极大的减少了地方犯上作乱的可能,君主专制有效的解决了皇权和臣权之间的矛盾。

老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只要没有内部消耗,一家企业是不会轻易倒闭,除非它是被时代淘汰的,世界都普及智能手机了,您还生产着大哥大,这肯定不行的。

同样再看我们的八个大一统的王朝管理者,除了清朝是亡于被时代淘汰,其余七朝没有一个是覆灭于外族入侵(西晋是外族内迁后,五胡乱华),包括明朝也都是李自成被农民军推翻的。这也就看得出攘外必先安内,一个稳定内部管理制度对于国家是至关的重要。

按着管理制度评分,清朝做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集大成者略占便宜。

秦:10分。

地方推行郡县制,核心官僚体系实行三公九卿,两千年管理制度的开创者

汉:7分。

地方郡县制为主,分封为辅,七王之乱就是汉朝管理上的经典败笔。

西晋:5分。

分封过重,导致八王之乱。民族政策出现严重错误。

隋:9分。

首创三省六部制,推行科举制,不光在制度层面进行专制集权,更在思想层面完成大一统。

唐:9分。

进一步完善前朝制度,但后期的藩镇割据给予差评。

元:7分。

推行行省制度,为后世广泛所用。种族等级制度为社会的不稳定埋下隐患,中期后皇位更迭频繁,管理制度难上正轨。

明:9分。

皇帝一人统领六部,内阁辅政。民族政策略有不足,蒙古和女真部落长期为患。

清:10分。

封建王朝管理制度的集大成者。

2  领导力

在君主集权的封建王朝,皇帝的个人能力几乎代表着整个管理层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其中隋、清两朝的领导能力空前突出。

隋朝两代庙堂君主,隋文帝艰辛创业完成国家统一,官二代隋炀帝年轻有活力接手“华夏集团”,对内修建厂房,对外兼并吐谷浑、高句丽等中小企业。

领导力十足,只可惜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tive(太年轻、太简单、多少有点幼稚),在与高句丽的企业兼并战中深陷泥潭。

至于清朝,笔者曾在过去的文中谈到,清代每个亲政的帝王都是恪守祖训,日理万机。皇帝们自幼起是满汉双语教学,多则还有蒙古语,同时还要学习“华夏集团”千年管理之道,以及满族游牧骑射之术。

这些皇帝们要是放在今天,学历至少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专业企业管理,母语满语,外语汉语专业八级,小语种蒙古语过级,骑马社社长兼弓箭社社长,最勤奋的一朝管理者非清帝们莫属。

那么其他六位管理者的水平如何呢?咱们下面依次评分。

秦:7分。

秦二世胡亥就是个坑爹的主,不愧是“亡秦者,胡也。”

汉:8分。

汉武帝雄才大略,汉光武帝江山与美人尽收怀中。痛惜东汉中期往后,君主年幼,外戚和宦官轮番干政。

西晋:6分。

被晋惠帝一句“何不食肉糜”给感动了。

隋:9分。

杨广若是再沉稳点一定名流千古,年轻本身没有错,错在于冲动。

唐:8分。

历经21位领导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即便是开启开元盛世的李隆基,年老了还落个晚节不保。

元:6分。

中期之后领导人的位置更换频繁,再好的企业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到了元顺帝时更是直接把大权交给了奇皇后和朴不花,上演了异族干政少数民族政权的奇史。

明:7分。

除了洪武帝朱元璋、永乐帝、崇祯帝。其他几位管理者就不说领导力了,就连自己恐怕都没心思领导。比隋炀帝更native的明英宗,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帝,有着家具业工匠精神的天启帝,总之大明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

清:9分。

相比历朝历代,大清国的领导人们还算是给长点脸。

3  经营协作能力

经营协作能力考察的不仅是领导人的个人能力问题,更注重整个管理层的整体经营水平。

一个王朝好的经营协作能力恰好补上领导力的短板。

大明万历皇帝虽有近三十年不上朝,国家各项事宜还是处理井井有条,这便得益于张居正等一批国家管理层的苦心经营。

清代同治帝年幼,左宗棠、李鸿章等一批晚清名臣硬是弄出一个洋务运动,使得晚清“同治中兴”。

下面“华夏集团”各时期的最强管理者的评选最后一项,看看各朝各代管理层的经营协作能力。

秦:6分。

秦二世不成器,赵高更是胡来,丞相李斯自身不保。

汉:7分。

时至东汉中期,君主年幼,外戚和宦官乱政,大汉的中流砥柱何在?

西晋:5分。

若是管理层一心向着国家的发展,怎会八王之乱,弄得西晋元气大伤。

隋:6分。

惨败于高句丽之后,国家运势一蹶不振,救大隋于危急之秋的名臣始终没有出现

唐:8分。

大唐盛世的要素,不仅是唐太宗、唐玄宗的英明神武,更是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一批管理层的竭力经营。只可惜地方军阀气盛,先是安史之乱,后是藩镇割据林立。

元:6分。

正是管理层的经营不利,个有私心,导致元朝皇帝频繁更换。国家终于到了元顺帝时期政治稳定下来,又迎来了奇皇后和她的老乡朴不花。

明:7分。

东林党和阉党的后期党争实在误国不轻。1644年,大明都迁都南京了,内部还是争斗不断,南明终没能像东晋或南宋那样延续国祚,实在是叫人心痛。

清:9分。

清朝还真是始终没有乱臣贼子,越是到晚清越是上下一心经营大清,非要是找出不足之处,那就把慈禧老太太揪出来批评一下吧!

根据上述管理的三个重要因素,综合评分

秦:23分

汉:22分

西晋:16分

隋:24分

唐:25分

元:19分

明:23分

清:28分

大汉朝被东汉中后期拖了后腿,西晋王朝各方面都是最差的,管理能力最高的竟然是清朝。

单从中国封建王朝的管理能力对比来看的话,又的确是这样。

可惜的是清朝处在一个世界都在改变的时代,当英国、荷兰等国都开始IPO上市的时候,我们的“华夏集团”还始终停留在地方性的大企业,两千年不变的老店。

不是管理能力把清王朝淘汰,是落后思想把它淘汰,是不愿意学习、自以为是把清王朝淘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图 | 来源网络,吴冠中作品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佟佳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