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问题》——形而上学及认识论

一群开口闭口“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人,动辄批判什么形而上学是“静止、孤立、片面的观点”。

说真的,对于这种死命把自己嘴巴往牛嘴上凑还怪牛不配合的行为,我们必须高喊——6666666!

额外说一句,百度百科上面对于形而上学的词条解释,就像是个初中政治老师写的。跟当年老师的谆谆教诲无尽的相似,让吾等实在是,万分感动。

在昨天的文章里面我们说过,形而上学是关于实在以及万物最终本性的理论。什么意思?

现在我手下的键盘、电脑、网络这些,你觉得它们是不是一种“实体”?然后,你觉得所谓的“心灵”是一个什么玩意儿?

你思维上看似决定了自己的行动,然而你是否具有自由意志?这个世界的一切是已经被设定好了,还是受人主观意志所决定修改的?(详见第九期,《自由意志》概览)

这就是形而上学。(为了让大家可以更清楚的理解,这一期文章里面的很多内容被简化,主要目的是让各位大概的了解以下,哲学是什么——而不是存在于记忆里面满脑子的“辩证法”“唯物主义”,这样出去闯荡世界,难免太遭人耻笑了)


  • 一、形而上学之本体论

从根本上来说,本体论就是关于什么是最真实的东西的研究。

随便说几个词,看看你觉得这些词有多“真实”,如果按照0-10来跟真实程度一个量级,可以在心里默默给它们打个分——

桌子椅子?

你身边的人?

上帝?

游戏英雄(诸如LOL里面的德玛西亚之力、DOTA里面的幽鬼、魔兽系列里面的阿尔萨斯这些)?

爱情?

数字6?

牛顿力学?

你的心灵?

无理数、虚数?

你的灵魂?

回忆?

现在可以传达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最真实的对象是那种其余事物都依赖于它的对象;

第二种是,最真实的对象是那种本身不会被创造或毁灭的对象。

回顾整个西方哲学和科学发展历史,这两种检验方式都被用到了——无论是现代科学、现代神学还是哲学本身,都是同一古代形而上学传统的延续。

按照上面的两种说法,主要发展出两派观念。

有一种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由纯粹物理的或物质的成分构成的,无论是古典哲学里面所认为的风火水土、还是中国古代的金木水火土,甚至是当代的原子、电子、夸克、电磁力和核内作用力这些或者类似的东西,这种形而上学,就称之为:唯物论

唯物论认为事物是以某种“最本质的”形式存在着,这很好理解——比如说你现在手上的手机,然而对于唯物论者来说有一个天大的难题横亘在他们的面前:请你给我解释下你的心灵是个什么东西?哦,心脏细胞吗?还是神经元?(别逗了,死人跟活人有着完全一致的细胞,但是。。心灵?)

而且对于唯物论者来说,各种虚拟的、不存在的名词代称,都感觉解释起来很蛋疼——

爱情是什么??一系列大脑神经元的特殊活动?

上帝呢??——神经病人的群体幻觉?

游戏上面的那些虚拟人物呢?——集体臆想症?还是电子信号?

共产主义是什么???给我找个原子出来?——¥%¥##@¥%#@#!

……

与唯物论者相对的另一种形而上学,并非我们熟知的“唯心论”,而是一个称之为“非物质论”的流派。这个流派内又分成两拨,一派是认为存在诸如精神、心灵或者先验存在的(比如说数字)这些东西。另一派比较极端,认为只有这些东西存在,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唯心论”的调调了。

唯心论认为真实的东西只有心灵,其他所有的东西都存在于心灵当中,或者在某种根本的意义上都依托于心灵而存在。

在唯心论的论调里面,我们之所以能够知道一件事物的存在,仅仅只是因为它们能对我们的心灵产生影响。

按照我们曾经接受过的教育,唯物论驳斥唯心论荒谬的往往都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并不因为主观意识的消亡而消失”,一个椅子并不会因为唯心论者的心灵消失而消失,他依旧存在于其他人的世界之中。其实这是非常智障的一种辩论,你可别忘了,还有一个叫做上帝的概念。唯心论者用“上帝的心灵”就非常完美的解释了这些所谓“物质上的存在”——那个椅子存在于我的心灵之中,同时也存在于上帝的心灵之中,我主观上的心灵可能会消失,但是上帝是亘古不变的,所以我心灵的消亡并不会导致这个椅子的消失。如果椅子被破坏,那说明在上帝的心灵之中椅子也发生了变化(破坏椅子的人是利用他的心灵来引动他的行为进而实施破坏椅子这一举措)

讲道理——总是觉得唯心论的解释更靠谱一点,但是我们不相信上帝啊!不相信上帝的话就很难解释“客观物质”的存在,怎么办啊!我也很绝望啊!

而且在另一方面,这些最真实的东西是怎么产生的?


  • 二、形而上学之宇宙论

把这部分内容看完了,总是觉得宇宙论的翻译有点怪怪的,古代的形而上学里面确实也包含对于宇宙的解释——但是仔细阅读会发现,这种对于宇宙起源的解答和思考,更多貌似是在回答前面本体论的一个问题:

这些最真实存在的对象,是怎么来的?

唯物论是不大好解释这个玩意儿的起源的——原子是怎么来的?大爆炸来的,那大爆炸是怎么来的?

纳尼????

但是在唯心论里面固然是可以依靠上帝完美解释——上帝创造的嘛!但是唯心论里面却也很难说清楚这个目的。

上帝吃饱了没事干创造这些吗?

在这个想法之下,宇宙论衍生出了一种目的论——为什么会有这些玩意儿存在?这些玩意儿存在是有什么目的?

这一路推理下去就衍生出来了我们的第九期《自由意志》,相当一部分的哲学家是不相信自由意志的,他们认为整个宇宙是被决定好了的,这些称之为决定论。

有两条假设:

1、最终的实在就是那些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东西;

2、实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整体。

在这两个假设之下,科学家总是青睐那种把最多的物质统一在最简单的原理之下的优雅的理论,从泰勒斯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这些人沉迷在一个“统一理论”(第五期《时间简史》有提到过)之下无法自拔。

而宗教上也是一样。——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几个宗教流派都是一神论,而早期都是多神论(希腊神话?罗马神话?中国古典神话?)

因为唯一的神就像唯一的解释定律一样,总是比一大批相互扯皮打架的神们或者定律来的更有说服力。

在这部分最后送给大家一段书中的原文: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他真正的意思是,“理解你自己和你的思想,为了对它们有十足的把握而批评它们”。你对实在的思考并不只是“你的观点”,它也是你的生活方式,你所做一切事情的基础。一种未经表达、未经思考和未经论证的浅薄的基础是没有保障的。

PS:作者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是认为,无论是什么人,都应当拥有哲学上这种审视的习性和批判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和从事什么,我们都应当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 三、形而上学之玄学

关于形而上学,还有最后一个并不能算是哲学的部分,它叫“玄学”。

朋友圈里面盛行的“星座论”,“修仙辟谷”,“气功大师”这些都属于这一种,这里只是简单说一下存在这种东西。


  • 四、认识论

上面我们对形而上学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描述,你相信几分?

使信念为真的东西是什么?——基于这种问题,就形成了另一个哲学领域,也就是认识论,即关于知识的理论。

在哲学上真理分为两种,一种是经验真理,另一种是必然真理。

经验真理就是我们根据自己(或者他人)的一些经验才能知道,比如说“清华大学里面有一百棵树”,这一陈述有可能是真,也有可能是假。如果清华里面恰好有一百棵树,那么这个陈述也可以称之为偶然真理(如果是假的,那就是一个偶然谬误)。也就是说,真的经验真理,往往都只是“偶然为真”。

相对于经验真理偶然为真,还有一种是必然真理。比如说“1+1=2”。

这一部分在这里并不想如同形而上学那般细细讲述,有个很关键的问题:形而上学上是自己清楚就行,而认识论以及真理这些,关键是“社会怎么认为”。

就好比每次打开浏览器看到满世界飞的“娱乐新闻”,笔者觉得这简直是垃圾信息中的垃圾,然而“社会需要娱乐”、“大家需要开心”,那么,你对于真理的理性认知,很重要吗?

比如说你周围所有人都觉得鸡汤可以明事理缓解压力,但是你总是认为这些东西一同屁话什么都没说——这个时候岂不是跟环境格格不入?

在这里只将原文之中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我们也许会拥有一种强大的洞察力或神秘的眼光,也可能哪一天会突然得到启示或在感情上受到触动,但我们的思想还需要更多的东西:它需要理由,需要说得清楚,需要发展成一套关于这些洞察力、眼光、启示或感情的系统性理解。这就是真理。

实在是难以理解,那么好的面膜和肥皂为什么只是在朋友圈卖,而不去专柜?想不通啊!(它需要理由,需要说得清楚)

上面这一段话里面,它需要理由,需要说得清楚,需要发展成一套关于这些洞察力、眼光、启示或感情的系统性理解。当你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时候,你自然会明白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探索“知识”,去获取“知识”,去摒弃“垃圾信息”。


  • 五、结语

这个公众号一直想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将我们脑子里面一些荒唐的、滑稽的思路给好好思考下。

形而上学,读书时代就一直是作为一个批判性的词汇,去“回答考题”,只有在真正明白之后,才会觉得那种荒唐。

除去形而上学之外,还有多少隐藏在习惯里面的谬误我们尚不自知?

明天休息一天,整理一下其他的思路。(也就是说明天将会推送前面已经推送的消息,按顺序应该是《乌合之众》的下篇)

周六将会带来《大问题》的第三篇(应该是关于伦理学的介绍,宗教哲学、社会哲学不大想写,感觉太脱离现实,艺术哲学的话,绝大多数人都没啥艺术细胞,也不想写,至于哲学逻辑,这已经融入在每一篇文章里面了吧?如果有什么想法建议,直接文章下面留言吧,我也会尊重大家的想法,大家有兴趣想看的话,我们就慢慢都写了发出来),周日带来明理系列的第三期。


你的阅读时间就是最好的赞美。

倘若你意犹未尽,还请点击下方关注按钮,或者搜索公众号名字:“你的文具盒”——

关注我们,概览群书,长见识;修身明理,知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