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海洋都还没有研究到,为什么都着急上太空?

导语: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人类对它的认知却非常有限。150年前凡尔纳写的《海底两万里》可能是大多数人对海洋最初的认识。现代潜水器庞大笨重,下潜速度非常慢,人类对海洋的认知非常有限。在SELF讲坛上,科幻作家郑军带我们潜入深海,一探未来海底两万里。

---嘉宾介绍---

郑军

科幻作家 中国科技文化产业网创始人

“人类周围70%都还没有研究到呢,为什么你们都天天着急上太空呢?”

海底还有很多未知数,等着人类去探索,我们脚下的星球不应叫地球,应该叫“水球”。因为它71%是水,除去大陆架、浅海部分仍然有50%以上的面积是深海。2014年马航M370事件给人们留下深刻的伤痛,至今也没有找到完整的飞机,但在巨大的海底世界中,一架几十米长的飞机掉下去找不到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提醒了人类,海底探索还需要更多努力。

中国不是海洋文学大国,很多人接触海洋探索是从一部科幻小说中了解到的——《海底两万里》。

这是150年前人类想象的深海。很多人认为潜艇是凡尔纳在这部书里边提出来的,实际上潜艇是1670年由海上马车夫荷兰人发明的,等到凡尔纳写这部书的时候潜艇已经发展到能够在美国南北战争中投入了战场;海底两万里讲述了印度抗英英雄——尼莫船长反抗英国失败后为了逃避通缉,带着他的伙伴进入了深海,必须在不露出海面的情况下生存,他船上的电是靠海里的矿石来发的,吃的糖是从海藻里提炼的,睡的床是用大叶海藻裁下来的,手里用的笔是用鲸须制造的,用的墨是用那个章鱼的墨等等,这完全是深海资源的加工厂。凡尔纳在那个时代提出的真正的科学设想是人类可以开发深海甚至获得比在陆地上更多的物资,这也是他真正的科学贡献。

那人类是如何去到深海的呢?人类进入深海是这么难,陆地上哺乳动物不能适应深海的环境,据说同样作为哺乳动物,抹香鲸深吸一口气,扎一个猛子最深能到三千米,人类最好的潜水的渔夫深吸一口气扎下去纪录是110米。海水的压力巨大,每十米增加一个大气压,而潜艇中还要装很多的人,很多的武器,所以它的内径、壳体的内径一定要做的很大。目前全世界中俄美日法五个深潜器。

这五个探测器不仅仅是深潜器家族的佼佼者,而是全世界只有这五个深潜器能够带人下到深海,将来我们还要到一万多米去。但是现在所有的深潜器最大的缺点是速度很慢,每小时几十海里的速度,深潜器的速度应该比散步还要慢。

美国工程师格拉哈姆·霍克斯(Graham Hawkes)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型潜水机器,具有非常新颖的潜水性能,可以帮助人们去探索这个星球上了解得最少的部分。他的研制的“深水飞行超级猎鹰”被戏称为“大洋里的里尔飞机”。

他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制造一个靠速度下潜的一个潜水器,飞机翅膀剖面上面是弧形下面是平的,这样在飞机加速的时候它的下半部分的压力就大,就把它托起来了,越快它越托起来。霍克斯反其道而行之,让它上面平,下面是弧形,这样做一艘船,这艘船加速的时候上面的水压就把我这艘船压下去了。

那么人类到海底下去之后要做什么?首先我们可以住在里面,比如迪拜的水下旅馆可以看透过上面看到周围的景色,圆形设计可以克服水压;除此之外法国人设计的海洋城市,上半部分在海上,下半部分做成尖船形状,扎到海底一二百米的距离。

可能还有人会说深海那个地方没有什么可看的,比太空还黑,能看到的都是一些发光的海洋生物,所以人们要到那儿去是为了开采海洋资源。世界上第一艘用来开采深海矿藏的一个工业性开采的船很有纪念意义,它是由福建马尾船厂制造的,福建马尾船厂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第一个制造近代军舰的船厂,曾建造两艘中日甲午海战中的舰船,当年只能够跟在西方人后边山寨一些小船,现在在这个领域里边我国已经走到了世界最前列,世界上第一艘能够开发深海资源的船,载重四万五千吨,在我们有能力开采资源后,国际海底管理局为中国批准了许多海底资源专属区,因为现在的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达到了应有的标准,我国现在一年生产的铁占世界上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很有可能我们中国成为世界上开发锰结核的第一大国。

回望历史,殖民时期没有任何一块地方是由中国去探索和开发的,而现在这还有一块地方全世界50%的地方没有被开采,中国在海底资源方面是拥有最明确的一个发展前景的一个国家,希望有更多有志青年投身海洋资源探测的事业当中。

内容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SELF格致论道讲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