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盐”,你中招了吗?

盐在我们生活中并不陌生,在调味品的大家族中,盐是“百味之王”,我们吃到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都是通过盐来体现出各种滋味的。但是,近年来由于高血压的高发,盐现在是令人又爱又恨,没有盐食物无滋无味,但是过量了又引发高血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我国居民的食用盐推荐量是每天6g,在2002年的盐的摄入调查中,我国居民实际的平均摄入量为13.5g,南方地区为7~8g,而北方地区12~18g以上,东北地区甚至是能达到20g以上。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而钠离子过多不仅会使人体的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还会增加胃癌和骨质疏松等慢性病的发病率。

除一日三餐烹调我们所使用的食盐之外,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许多隐藏在其他口味中的“隐形盐”,而我们对“隐形盐“的忽视也是导致我们对钠离子摄入的增加,使得患高血压的风险的增加。

在生活中,隐形盐是”无处不在“和”防不胜防“的,哪些食物中是含有隐形盐的呢?

一、天然蔬菜中的隐形盐,比如三大高钠蔬菜:茴香、芹菜、茼蒿。天然食物中的钠元素一般对于血压的升高影响不太大,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加工的食品中大量的钠元素对我们的血压造成的影响。

二、调味品中的隐形盐,比如酱油、豆腐乳、味精、黄豆酱、甜面酱等调味品中,钠的含量都比较高。味精或是鸡精不推荐吃的原因是现在中国人的盐是吃过量的,而味精和鸡精中含有钠元素,对于中国人的血压来说是“雪上加霜”的现状,所以不推荐吃味精或是鸡精。

三、预包装食品中的隐形盐,比如甜点中隐形盐,因为在厨师界有句话“要想甜,加把盐”,在盐的作用下,我们吃到的很多甜点才能散发出醇香的甜味。

比如我们喝的很多饮料中也含有钠元素,下图所示的可乐中也含有钠的成分。

平时吃饭时应该怎么控制盐和隐形盐的摄入?

第一,选购食物时要看配料表:配料表中含有”钠“元素的,虽然配料表中的成分不是氯化钠,但是进入人体发挥作用的是钠离子,而不是氯化钠,所以含有钠离子的食物,都可以发挥盐的升高血压的作用。

第二,减少甜味食物的摄入:甜味有钝化我们对咸味的感觉,并且在制作西点之类的甜食时,为了增强甜味的美感,往往会加入盐类进行提味。所以要减少甜点、加工好的开袋即食的预包装食品的食用,以及很多人喜欢的酸甜可口的菜肴,比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中的盐含量都不低。

第三,用酸味增咸:当我们在烹调时,可以用醋或是其他有酸味的物质进行增咸。这样我们可以减少使用盐。减少了盐的使用量。

第四,可以放点辣椒调味:少放点辣椒,增加味道,减少对盐的追求。

第五,用限盐勺:对自己以及家人每天吃的盐做到心中有数,慢慢减少盐的用量,吃清淡少盐的食物。

第六,减少在外就餐次数:外面餐馆或饭店中的菜肴口味一般都比较重,盐的量也会比自己家炒菜时用的盐多。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徐娟原创

商业转载请联系本人

微信:xj100254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