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投降令唯这座小城不从,血战金兵250多天

与南宋灭亡时十万军民蹈海自尽的悲壮场面相比,北宋的灭亡却让人愤懑不已。徽、钦二帝连同妃嫔帝姬、王孙亲贵上千人被虏北上,沿途备受欺凌和屈辱,繁华无比的世界级大都市汴梁城彻底的被战火毁灭。摇晃的宫阙,崩裂的山川,滴血的残阳、哭泣的百姓,“靖康之变”中随处可见的便是这等人间炼狱般的惨状。  

曾经的天潢贵胄,如今跌落尘埃,卑微到了极致。自作孽,不可活,徽、钦二帝也为他们执政时候的愚蠢表现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只是可惜了无数牺牲在北宋灭亡前夕的三军将士和无辜百姓。

虽然统治者如此的不争气,但是沐浴华夏文化的先人们总是在国破家亡之时义无反顾的选择用生命来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无疑,抵挡数万金军二百五十五日猛烈攻击的“太原守城之战”便是北宋灭亡前夕最为耀眼和亮丽的一抹亮色。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共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北宋时期对外关系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东亚同朝鲜和日本关系交流密切,在东南亚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强了联系,同时还影响到了西亚和非洲。

1

在灭辽之战中,宋军将帅的无能和战斗力的孱弱彻底的暴露在金人的面前。这让来自于黑山白水间苦寒之地的金朝贵族非常不忿,就你们汉人这一个个怂包样,也配占有中原的广阔膏腴之地。  

公元1125年,八月,金人以私纳叛金降将张觉为由,悍然发动对北宋的军事战争。

两路军主帅都是女真贵族中的名将:

东路军由完颜宗望统率自平州(今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进军;

西路军由完颜宗翰统率自大同出发。双方相约在北宋首都汴梁城下汇合。  

宗翰的五万大军皆为骁勇敢战的精锐,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河东重镇太原。为了麻痹宋人,他派出使者告知宋廷河北河东宣抚使的童贯,提出割让河北河东的蛮横要求。整起自己人来一向毫不手软的“媪相”童贯听闻宗翰的大军即将攻来,早已被吓破了胆。此时的童贯再也没有以往率领西北军团开疆拓土的壮志豪情。  

保命要紧,童贯顾不得回应金人割地的要求,意欲弃城而走。大战来临前,身为主帅,不思如何布防御敌,却如此的贪生怕死,当时把持北宋军政大权的尽是这些昏庸无能之辈。

他假意召来太原官阶最高的文武二人:河东宣抚使兼知太原府张孝纯和宣抚司都统制王禀商量与金人作战之事,他准备将防守太原城之事尽数委托二人,而自己打算回京向天子复命,言语间却已流露出弃城的念头。  

张孝纯一看紧要关头,童贯想溜走,这势必大大影响军心,因此直言不讳道:“身为国家重臣,不能以身排患难,一旦弃城而逃,大人将以何面目见天下乎?”

一旁的王禀也连忙劝道,守城责任重大,非太尉坐镇不能安军民之心。童贯一看二人态度如此坚决,连忙换了副嘴脸,表示愿意留下指挥守城。  

谁料当夜,童大人便带着自己的亲信和平时搜刮来的大量金银玉器逃出了太原城,奔赴汴梁。气的张孝纯和王禀直跺脚,二人没想到这位军中大佬竟然毫无守土尽责之忠义,只是个苟全性命的庸碌之人。  


军情紧急,不容二人过多的感慨,随他们发动全城数万军民挖掘壕沟、加固城池、修筑各种防御工事,王禀是员久临战阵、经验丰富的将领,在平定江南方腊作乱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他将城中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男丁重新进行整编,派往城内各处,昼夜巡逻。

身为文官的张孝纯则负责将城中粮食衣物等物资尽数筹集,并实施军事管制,一应生活所需不分贫富,全部按人头分配,以保障各项物资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安定军民的守城之心。  

这座由北宋名将潘美在一百多年前修筑的城池,方圆仅十里,但是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拱卫首都汴梁的重要屏障,此城如被攻下,则敌人可一马平川的直取汴梁。  

听闻太原告急,驻守陕西的将领折可求、刘光世等部率四万军队赶来救援,不料在太原城外的汾河北岸被野战无敌的金军击败,损失一万余人后四处溃散。折可求、刘光世等人只得收拢残兵,无奈的退回自己的防区。  


公元1125年,十二月,宗翰大军抵达城下,这座城池即将迎来血与火的残酷考验,此时的金军早已不是早期只擅野战、却拙于攻城的骑兵部队了。攻灭了庞然大物辽国之后,辽军中许多擅长攻城的士兵和制造攻城器械的工匠均被金军整编吸纳,随同南下参与攻宋。  

攻城开始了,金军的攻势如潮水般展开,云梯、抛石车等汇合着密集的士兵如遮天蔽日般向太原城涌来。身为主将,王禀不顾个人安危,亲自登城指挥,极大的鼓舞了守军的士气,从早晨一直到傍晚,双方你来我往,激战正酣。金军的多次攻势都被守军从容化解。论守城,团结一致的宋军在金军面前绝对是祖师爷级别的。  

为了早日拿下太原城,宗翰派上的都是部落中的精锐,结果,仅仅一天时间,便折损了上千人。宗翰心痛不已,女真部落全部军队不过十万人,因此他果断下令收兵,并命人在城外构筑工事,用鹿角将各营相连,把太原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同时分兵把守,切断太原城所有与外联系的交通要道。  

这种局面僵持了两个月之后,让太原军民更加难以接受的事情发生了。听到城外金军喊话,他们全力守城、誓死捍卫的朝廷竟然在金人东路军的威胁下,将太原、中山、河间三座军事重镇割让给了金人。接替父亲宋徽宗继位的宋钦宗同样是个目光短浅、懦弱无能的天子,为了活命,便不顾三镇军民的死活,做出了割地的愚蠢决定,这让金人更加看透了宋廷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2

宋钦宗派大臣路允迪负责赶往太原宣谕此事,早已得到消息的金军主帅宗翰命人让出一条通道,将其放入太原城。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思,张孝纯和王禀命人用吊篮将路允迪吊入城上。  

当路允迪将圣旨读完之后,跪伏在地的王禀立刻愤而起身、拔出佩剑,大怒道:“天子应该保国安民,臣民则应忠君爱国,现在太原城被围困两月有余,所有军民依然以忠义为重,拼死坚守,我们誓死不会投降金人。”

他虎目怒睁,一剑砍在旁边的城墙上,火光四溅,继续道:“现在朝廷竟然弃三镇军民于不顾,又有何面目见天下的百姓,此等圣旨,我太原军民坚辞不受,誓与此城共存亡!”  

为王禀的忠烈所感动,其余众人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大声疾呼:“我们愿与王总管坚守太原,与城共存,绝不投降!”

这些话字字有千钧之力,击打在路允迪的心上,饱读圣贤之书的他也以传诏这样的圣旨为耻辱,因此没有再坚持下去,黯然的缒城而下。

中山、河间两镇也为太原军民的忠烈所感动,同样拒绝了这份屈辱的圣旨,与恼羞成怒的金兵展开了殊死的战争。  

太原城,围城日久的金军此时已是师老兵疲、粮草不济,为了完成与东路军会师的战略目标,宗翰继续用“锁城法”构筑重重工事将太原团团包围,留下大将银术可围城,自己则率领主力绕道向开封进发。  

不久后,两路金军在北宋首都汴梁城下汇合,迫于金人的强大压力,最终宋廷同意了一系列的屈辱条件,换得金军从汴梁城撤兵北返。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

都城的威胁暂时解除后,朝中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多次上书,让宋钦宗终于认识到了三镇的重要性,故而于三月十六日下诏毁弃割地诏书,晋升三镇官员职位,嘉奖他们守城之功勋。

五月,宋廷组织中央禁军救援太原,大将种师中由河北井陉西进,另外两员大将姚古和张孝纯的儿子张灏分别从长治和汾州北上,三军成犄角之势,挺进太原城。  

种师中出身于世代将门之家,祖父种世衡及兄长种师道都是北宋名将,他们便是北宋赫赫有名的“种家将”。种师中率兵从河北井陉进入山西平定,很快便收复了寿阳、榆次,但由于姚古、张灏军没有及时策应,孤军难以深入的种部不得不暂时退回到河北真定驻扎。  

正在此时,枢密院大臣许翰误听谍报而做出了金军将要全线撤兵的判断,决策上犯了贪功冒进的毛病,多次催促种师中进兵,甚至责备他手握重兵却畏敌不前。  

迫于无奈,种师中只得留下辎重粮草,轻装出发,同时邀约姚古、张灏两军共同进发。不久,种师中部的前锋进抵距离太原二十里的石桥,中军到达寿阳的石坑,由于一路上没有遇到金军像样的抵抗,让这员久经沙场的老将也犯了麻痹大意的兵家大忌。  

当探马报告榆次方面有金兵来袭的军情后,种师中仍然误以为是金军北归的零散部队。结果宋军仓猝应战后才发现面前的是成建制的金军主力部队,虽然宋军拼死力战,但是依然无法取得胜利。  

惧敌怯战的姚古部将焦安节慌报军情,报称金军主帅宗翰已经率大军赶到,慑于完颜宗翰驰骋中原、战无不胜的赫赫兵威,姚、张两军畏缩不前,未能如期与种师中部会师。  

孤军苦战的种师中部压力陡增,只能无奈撤军,当宋军撤退到杀熊岭附近时,又遭到金军重兵伏击。友军不至、力战多时的宋军几乎全军溃败,四散逃亡,多处受伤的种师中率百余亲军死战不退,捍卫大宋军人的荣耀,最终血染疆场,不幸为国捐躯。击溃种师中部后,金军主力从容回师,在祁县以东的盘陀击溃姚古部,在交城击溃张灏部,宋廷精心组织的救援大军宣告彻底失败。

此时的太原城业已到了异常危急的关头,在抵抗了数个月,击败了金军多次进攻之后,城内的粮草军需各项物资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关头。由于太原城外围已经被金军彻底封锁,因此从城外调集粮草的想法注定是无法实现了。许多城头上的士兵面黄肌瘦,连手中的兵器都难以握紧,他们完全凭着一股强大的信念在顽强支撑。  

为了解决缺粮的困境,张孝纯、王禀首先下令将城中所有的牛羊骡马等牲畜尽数屠杀,支撑了十数日后,牲畜已经被全部食尽。他们又下令遍地搜寻弓上的牛筋和盔甲上的牛皮等物,用大火炖煮之后,以供军民充饥;形势越来越危急,城中包括树叶、糠皮等凡是能充饥之物皆被吃光。  

身为主将,王禀也命人将自己的战马屠宰以充作食物,亲卫劝阻道:“将军每日要在城中各处巡查,没有坐骑可乘的话,一旦有敌情,很难亲临现场指挥!”王禀长叹道:“顾不了那么多了,既然做好与此城共存亡的准备,那么能多坚持一日也是好的,即使是鲜血流尽,也要让女真人知道汉人中有的是硬骨头!”  

3

时间很快来到九月份,此时太原城被围困已有二百五十多日,外无援军,内又缺粮。

城中仅存的军民只剩下数千人,为了继续支撑下去,他们只能强忍着万分的悲痛以死去战友的尸体为食。

太原军民用如此惨烈的方式来支撑自己的信念,让我们越发的感受到维护民族尊严所要付出的是何等巨大的代价。

为了彻底灭亡北宋,金军第二次南征开始了,主帅宗翰此时已经赶来太原坐镇指挥。为了早日拿下太原,震慑宋人,金军依然不断增兵,终于在一个清晨,朝阳染红天际之时,太原城南城被金军攻下,大批金军杀入城中。  

惨烈的巷战开始了,听闻太原府衙告急、张孝纯被俘虏的消息后,王禀率数百人杀奔过去,准备将其救下。宋军刚赶到太原府衙附近,与金军数千人主力遭遇。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王禀握紧手中佩剑,奋不顾身的冲了上去,其余宋军为其勇气所感,纷纷尾随前进。  

▲北宋科举制度

一番交战后,现场留下了满地的尸体,眼见金兵人多势众,众亲卫准备掩护王禀,让其撤退。

王禀坚定道:“我是主将,当与诸位同生共死,岂能弃大家不顾,独自逃生!”  

他们边战边退,一路杀到了城南的开远门,又遇到宗翰率领的中军,金军将王禀等数十人团团围住。

感念其忠肝义胆,宗翰命人喊话劝降,王禀冷哼一声道:“我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尽义,大丈夫死的轰轰烈烈,岂能与你等金狗同流合污。”

说完又环顾了身边伤痕累累、满身血迹的同袍,满脸的悲壮肃然之色。

眼前已被重兵围困,一死已是在所难免,王禀用砍杀过度有些卷刃的佩剑,遥指宗翰道:“粘罕狗贼,你若敢伤及无辜百姓,我死后化作厉鬼也要来索你性命!”

说罢对身旁将士道:“众位,为国死难,便在今日,头可断、血可流,汉人的气节不能丢,我先走一步了!”  

话音刚落,他将佩剑贴着自己的脖颈用力一抹,鲜血直流,英雄就此殒落。其余将士由于苦战多时,体力早已不支,为避免被俘受辱,随即全部自杀而死,竟无一人投降!

如此震撼的场面也让见惯了贪生怕死宋朝官员的金军对面前抵挡了他们二百余日的敌人油然而生一股敬意。

让我们将心底最大的敬意献给这些被历史淹没的民族英雄!

(张孝纯被俘后,不得已归降金朝,期间念念不忘故国,多次派人携带军情密保与南宋联络,可惜皆没有得到重视,最后郁郁而终;城破后,有一老仆护着王禀的孙子逃了出去,后迁居浙江海宁,开枝散叶,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便是王禀的直系后人。上苍怜悯,让英雄的血脉能够存续。)  

▲满江红,著名中国文学作品之一。作者为岳飞(南宋)。

与血战清军八十余日的江阴城一样,此时的太原城已是残垣断壁、尸横累累,所有军民尽数死难,无一生还。耗费多时、折损数千兵力的金军得到的是一座空城,连主帅宗翰都不由得感慨,如果北宋的统治者都能有这样的血性和斗志,那么大金铁骑如何能横行中原、所向披靡啊!  

太原城破六个月后,汴京城被金军攻下,发生了开头的一幕,北宋彻底灭亡。毫不客气的说,北宋的灭亡完全是由于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六贼(蔡京、童贯、高俅)等人巧取豪夺、优柔寡断、贪生怕死造成的!真正给我们这些后人的心灵极大震撼的还是类似如王禀这样的忠贞英烈之辈,因为正是蕴藏在他们的血液和灵魂中的气节和精神,才是我们这个民族战胜苦难、生生不息的希望!  

谨录岳武穆的《满江红》来祭奠这些英烈不朽、忠义长存的汉家男儿: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天野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