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读博士,知道这7条,少走些弯路

到德国读博士,总结了过来人的经验,以次重要到最重要,大约进行了排序。写完了,发现大部分其实也通用性地适合所有的读博,未必是在德国读博。

7. 读博士、读什么?

如果博士毕业了,不出意外,自己进入了一个很牛逼的圈子:

在这个圈子里,成功不是以金钱为唯一衡量标准;

在这个圈子里,追求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次;

在这个圈子里,你知道科学研究是怎么回事,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在这个圈子里,你有了批判和怀疑精神,不再为马路上所谓的“砖家”肆意忽悠;

在这个圈子里,最重要的,你有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领域成为专家,在另一个领域你也可以比常人更快速的成为专家。

(说这么多,有鸡汤的嫌疑,对不对?那么接着往下看。)

6. 读博目的其实很重要

如果你还在温饱阶段,为了生存而奔波;如果你还在小康阶段,为了归属而奋斗;那么,请扪心自问:

真的想要明星们那种表面看起来光鲜靓丽、私底下不知道啥样的生活么?

真的认为那种随随便便日进斗金才是人生的最终追求么?

如果答案都是“yes”,请及时悬崖勒马,读博士不适合你。

当然,你也许会说,我就是为了拿到最高的文凭,做敲门砖。我始终认为,目的决定心态,心态决定好坏,抱着“拿文凭”的心态去读博,会读的很辛苦。

上面的一句话,复制过来,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让会让你一生受用。

其实,谈及经济条件。对于大多数在德国读博的博士生来说,不管是拿工资还是奖学金,收入还是可以的,应该高于温饱阶段了。本科和硕士阶段,很多人总想着怎么打工来减轻经济压力;博士阶段,经济基本没有压力,全力以赴做好博士课题才是真谛。

5. 别人毕业,和你无关

很多人都喜欢看德国学生、留学生的毕业率,拿毕业率说事,本科、硕士如此,德国也依旧如此。

很多人喜欢问已经毕业的博士或者旁敲侧击问别人,博士几年毕业的?发了几篇论文?博士答辩成绩是不是ausgezeichnet(德语:极优)?

我见过的事例实在太多,有些也很残酷。

2-3年轻松毕业;

发了很牛逼的论文;

毕业后直接回国拿到教授;

中途被劝退、自己放弃的有几例;

读了很多很多年,依旧没有答辩的;

熬了很多年,艰难毕业、明显是少白头的;

……

可是,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极端的例子总是让人更容易记住。而大多数的博士,都是4年左右毕业,发了2-3篇论文,成绩是sehr gut(德语:优秀)甚至只是gut(德语:良)。所以,到头来,你还是会明白,自己能不能毕业、几年毕业,成绩好不好,和统计数据无关,和别人无关。

德国本科和硕士需要考试,有些科目,自己考的好不好、最终成绩的绩点也要看他人。

德国读博不一样,上课、考试不是必须,毕业只看最终的毕业论文和毕业答辩。

明白了这一条,做好自己的事情,才会更好地理解下面的。

4. 英语比德语更实用

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实是,德国的科研水平要跟上潮流,走国际化是必须的;几乎所有的教授都有留学背景,英语都很好;出去开会,即使是在德国国内,作报告、海报都是英语。而且,德语的市场太小,在这里掘金,显然竞争不过德国人。

只有少部分工科的教授,为自己的研究所是纯德语而得意;还有少部分的非德国博士生,为能写一篇德语博士论文而高兴。熟不知,越来越多的德国人都是用英语写博士论文了。

另外,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发表科研论文绝大多数都是英语,而博士论文内容又是小论文的整合,如果用德语写博士论文,还要再翻译一次,对于母语是中文的我们,也是一种折磨。

3. 过程没有结果有说服力

某篇重要参考文献找不到、实验仪器有故障、样品买不到、电脑出问题资料丢失……一切的一切,尤其是对于做实验的博士生而言,你会发现,读博就是生活,一切都不会如你想象的顺利。

做好计划固然重要,但问题就是在于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但不管怎么样,做课题的过程中,遇到这些问题,自己和相关人好好处理就可以了,不要跟导师说过程如何,更不要抱怨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本科、硕士追求的成绩绩点一样,别人看到的、评价的都是你做课题的结果如何。

2. 科研分对错,做事分利弊


科学的事情只有对错,在此不赘述,关键在于后半句话。

而这后半句,是要自己在读博过程中不断摸索的;在德国,很多人都觉得做事、人与人之间很单纯,没有国内的那一套套那么复杂。其实不然,你觉得单纯,是因为你还不够牛逼,人家不带你玩而已。接触久了、层次不一样了,你也会发现,德国人也是趋利性的,如何跟德国教授、同事打交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适用。

1. 什么是最重要的?

导师,导师,导师……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也不够。

德国称导师为“Doktorvater/Doktormutter(德语:博士父亲/博士母亲)”很形象,意味着你读博士的“出生、长大、成人”(即入学、博士工作、博士答辩)最大的决定权都在于导师。

“让导师满意”是铁律。

---------------------------

注: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德国博士毕业、旅居德国的青年学者

【德国有料】微信公众号:deguoyoul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