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发现“乌云豹”,牙齿又尖又长,能上树吃猴,也会下水抓鱼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我国西藏林芝地区,北起米林南到墨脱县,主体在墨脱县,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峡谷。这里在青藏高原上,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雅鲁藏布大峡谷除了水能资源丰富之外,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从墨脱县甘登乡多卡村往上的无人区,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

无数珍贵的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单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就不少,比如雪豹、马麝、黑熊等等。

由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所以这里也是多种顶级捕食者的聚集地,比如雪豹、云豹就是其中的两个佼佼者。

二者同属于豹亚科,雪豹素有“雪山之王”的称号,而云豹则被称为“现代小剑齿虎”。相对于雪豹来说,云豹的知名度相对小一点,也更罕见。

云豹因其身上的斑纹形似云朵状,所以在我国民间,也将其称为“乌云豹”,名字跟它的外形特征很贴切。

身体跟尾巴一样长,勉强跻身大猫行列

乌云豹是我国12种野生猫科动物里面比较神秘罕见的一种,早年因被大量猎杀和栖息地被破坏,导致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多地的乌云豹已经灭绝,仅剩少部分环境比较原始的森林里面,才有健康的种群存在。

乌云豹的外表十分漂亮,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个体虽然有一些差异,但大体是相似的。它们身上毛发的基色为金黄色或者深黄色,上面覆盖有大块的云状斑纹,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除了云状斑纹之外,还有斑点,二者共同构成了乌云豹天然的伪装,使它们在森林里不容易被发现。

现代所有猫科动物,按体型大小,可以分成大型猫科动物和小型猫科动物两大类。狮子、老虎、豹子等体型大的物种,自然属于大型猫科动物,简称“大猫”。

乌云豹就是大猫里面体型最小的,也是豹亚科成员里面体型最小的,比猞猁或亚洲金猫大不了多少。成年之后雄性的体重为20-30千克,雌性略小一些。

乌云豹是十分擅长爬树的猫科动物,它的尾巴又粗又长,几乎等同于身体的长度,这样的尾巴能使它在树上活动的时候保持良好的平衡。

牙齿又尖又长,嘴巴张角大,能捕较大猎物

乌云豹有“现代小剑齿虎”的称号,这主要源于它的牙齿。乌云豹的牙齿在现代猫科动物里面显得格外与众不同,简单来说就是它的犬齿又尖又长,且舌唇两面均有明显的“血槽”,长度比例在现存猫科动物里面排名第一。

犬齿与前臼齿之间的间隙也是现存猫科动物里面最大的,这样的牙齿结构与已经灭绝的史前剑齿虎类动物相似,因此乌云豹才有“现代小剑齿虎”的美称。

一般来说,受体型限制,它们多以中小型的动物为食,但乌云豹的犬齿长、间隙大的牙齿结构,使得它能够咬杀较大的猎物。

网上有很多质疑剑齿虎类动物的言论,其中一个很典型的观点认为:剑齿虎类动物,它们的犬齿长度异常大,甚至嘴巴都包不住,露出在外面,这样的结构,难道不会阻碍它们咬杀猎物吗?

事实上这样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剑齿类动物的牙齿虽长,但它们的嘴巴张角也远远大于现代的猫科动物。拿刃齿虎来说,其嘴巴张角就轻松超过了120度。

乌云豹的犬齿也长,所以它的嘴巴张角是现存猫科动物里面最大的。多数猫科动物的嘴巴张角在65-70度之间,而乌云豹则能达到90度,咬住猎物完全不是问题。

身手敏捷,能上树抓猴,也会下水捕鱼

大多数的猫科动物都是全能型的捕食者,比如美洲豹,既擅长爬树,又擅长游泳,多种技能傍身,食谱自然也更加宽泛。

乌云豹虽然没有美洲豹那么强悍,但也是全能型的捕食者,尤其是爬树本领,是猫科中最为高超的一类。它是高度树栖性的物种,除了必要的下地狩猎之外,一天之中大部分的时光几乎都在树上度过。

乌云豹具有夜行性,白天躲在树上休息和观察,到了夜晚则出来觅食,多以小野猪、豚鹿等中小型的动物为食。

乌云豹主要栖息在海拔1600-3000米的森林环境下,对生存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曾经的森林被大量砍伐,是导致它们致危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下独居的捕食者,乌云豹的习性跟花豹类似,以伏击的方式捕获猎物。不过相对于花豹来说,乌云豹在树上捕猎的比例要更大一些,它拥有高超的爬树本领,能在树上抓住短尾猴、懒猴、银叶猴、鸟类等动物。

乌云豹也擅长游泳,科学家们就曾在野生乌云豹的粪便中发现了鱼类的痕迹,表明它们具备下水捕鱼的本领。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我国少数有乌云豹分布的地区,这里的气候类型和自然环境都比较适合它们生存和繁衍。

而今导致乌云豹致危的偷猎盗猎、报复性捕杀、滥砍滥伐等现象都大大减少,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美丽的大猫,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