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夏”:其由来及其文化内涵是怎样的?

“华夏”说法来自夏朝,当时禹之子启建立中国首个个奴隶制王朝--夏,于是当时的夏朝人形成一个模糊的“夏族”概念,也称“华族”或“华夏族”。“夏”,为广大之意;“华”由“花”演变而来,与古人对花的崇拜有关,为华丽之意。“华夏”,即广大而美丽之地。

其实,“华夏族”的观念刚刚诞生之初,人们对自己的这种种族认同感并不强烈。

直到周代时,相较于夷族,周人不但拥有先进的物质文明,而且因周公制定礼乐制度而在文化上也与四夷的区别十分明显。于是,人们就产生一种优越感,进而产生族群认同感,“华夏族”的观念开始逐渐被普遍接受。如《春秋左氏传》孔颖达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实际上,正是周人的封建制,才让“华夏民族”最终形成。在周人取代商人建立起自己的王朝之前,整个商人的天下还是一个万邦林立的格局。

商人为“大邦商”,其他的邦则均围绕在商邦居住的大邑四周,与商朝廷结成内外服关系。他们之间的血缘森严,但也只是一个个独立的氏族组织。

当时各氏族,包括商王朝之间,除相互征服,相互仇杀并进行掠夺之外,基本也只要求对方屈服,承认其为臣属、前来朝贡并担任服役。也就是说,商代社会还没有出现不同氏族部落人们的混居杂处。

不过,西周的封建却将这一局面打破了,促使他们混居和相互融合。

所谓“封建”,就是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分给”周室子弟亲戚,让他们在各地建立一些兼具邦国规模和周朝地方政权双重身份的政权形式,这是是周人发明的一种新的统治方式。

其目的,就是为了拱卫周王室,但这样建立起来的封国已包含了来自各地区、不同血缘关系的人群。西周分封的典型例子,如《左传》定公四年,提及鲁、卫、晋三国的分封,周初金文提及齐、燕、邢、吴诸国的分封。

实际上,这些新“邦国”后来也都、发展成具有一定领土规模的地缘国家,如晋、齐、燕、鲁等诸侯国,还融进周围不少夏、商旧族,从而成为各地方促进民族融合的中心。

可见,周初的封建的确可以算得上是开了华夏民族形成的先河,且在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周人无疑起到主导作用

此外,在当时,“华夏”除作为中原民族与四夷的区分外,还是一种区分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评价标准”,与现在的“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区分没有多大差别。

而正如同“落后地区”可以“苦干二十年,追上“发达地区”一个道理,蛮夷也可以成长为华夏诸邦中最强大的诸侯国。如南方的楚国,原本被中原诸国视为“南蛮”。但至战国时,楚国已以“华夏”自居。

其实,在整个春秋时期的基本旋律之一,就是四夷向华夏转化。

之后历朝历代均存在着华夏族人扩张到蛮夷之地并同化蛮夷或者蛮夷迁居汉人居住区并被同化的现象。因此,华夏族就是中原民族与四周夷族不断融合而形成的。

又因汉代十分强盛,人们就把华夏民族称为汉族。只是,在古代早期文献中,往往以“华夏”代指“中国”,于是后世的人们也常常以华夏代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