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阿富汗局势基本尘埃落定,塔利班成为了执掌阿富汗的新政权。阿富汗是与我国山水相连的邻国,因此阿富汗能否实现长久和平,塔利班能否建立稳固的统治,都与我们利益攸关。
2021年8月19日,阿富汗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他们不是头一回这么干。1996年,阿塔第一次控制喀布尔的时候,就宣布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该政权于2001年结束。
二十年光阴,成败逆转
塔利班以摧枯拉朽之势卷甲重来
(图:shutterstock)▼
除了阿富汗以外,世界上还有两个酋长国,以及一个以酋长国为名的联邦制国家。那么,到底什么是酋长国呢?
从千夫长到王公
说到酋长国,不能不提的一个概念就是埃米尔。酋长国,阿拉伯文写出来是?????,将之拉丁化就是Emirate。其词根来源,就是埃米尔(Emir)。也就是说,酋长国就是以酋长(埃米尔)为国家元首的国家。
阿尔及利亚民族英雄阿卜杜·卡迪尔
就曾是奥兰省阿拉伯各部族的埃米尔
(图:Flickr)▼
“埃米尔”这个称号,对于玩过一些欧亚历史类游戏的人来说肯定不会陌生,在许多游戏和影视中,阿拉伯世界的埃米尔都表现得与欧洲的“公爵”十分类似。实际上,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欧洲的公爵是世袭的贵族称号,其地位和权力都低于国王。而阿拉伯世界里,埃米尔可以是最高领袖哈里发下面的总督,但是当伊斯兰世界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哈里发时,埃米尔也可以是一国之君。
伊斯兰世界有自己的传统和习惯
不能拿欧洲的封建制度硬套
(1839年,阿富汗杜兰尼酋长国的法庭)
(图:wiki)▼
在古阿拉伯语里,埃米尔这个词是“命令”的意思。最初的时候,阿拉伯半岛上的早期军事组织中,指挥官就被叫做埃米尔。
这种称呼可能在古代中东地区十分普遍,除了伊斯兰教经典之外,在中东的《圣经》中,也多次过出现人们把指挥官叫做埃米尔的记录。
这个称谓不一定是阿拉伯人原创
但却是被阿拉伯人使用后才广泛传播的
(在埃米尔指挥下冲锋的武者)
(图:Flickr)▼
据称,7世纪伊斯兰教形成的时候,那些去麦加朝圣的信徒,就称呼他们的领袖为埃米尔。阿布·伯克尔和穆罕默德本人分别在公元630年和631年,先后担任了朝圣队伍的埃米尔。也有种说法认为,先知穆罕默德的称号当中,就有埃米尔一词。
古时候不太平,穆斯林会武装朝圣
途中就需要有一个懂军事的人来充任埃米尔
(当代去往麦加朝圣的领队者)
(图:shutterstock)▼
后来,埃米尔这个称号的含义,在不同的地域发生了分化。在某些以穆斯林为主的军队中,比如莫卧儿帝国,它仍然是军官的称呼。莫卧儿帝国的一个埃米尔,麾下有1000名骑兵;在波斯帝国扎卡尔王朝中,埃米尔也有类似于“千夫长”的权利。
莫卧儿人对印度的武力统治
依靠的就是许多埃米尔统领的骑兵
(图:壹图网)▼
慢慢地,埃米尔有了军事以外的意思。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时期,册封了许多军事官员到地方上进行管理。埃米尔又开始有了行政上的含义,这一时期的埃米尔,会被翻译成“省长”之类的官职。
这一时期的埃米尔虽然名义上是哈里发册封的地方官员,但权力却远远大于现代意义上的省长。埃米尔在地方拥有行政和财政的绝对权力,而且许多埃米尔本身就是军事统帅,拥有一定意义上的军权。因此埃米尔对于其辖区而言,就如同国王一般。
倭马亚王朝就是“白衣大食”
与同时期的大唐一样,是一个强盛的帝国
(倭马亚大寺,伊斯兰教第四圣地)
(图:shutterstock)▼
从这个角度来讲,倭马亚王朝时期的埃米尔与其说是省长,更像是中国周代“封邦建国”制度下的诸侯王,而哈里发就是周天子。
大多数时候,埃米尔被用作较小国家的领导人、总督或统治者的头衔。阿拉伯帝国时期,在大哈里发之下,出现了许多地方的小埃米尔国,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酋长国。
倭马亚人或许怎么也想不到
酋长国这种政权形式会存续到今天
(图:shutterstock)▼
伊斯兰扩张
阿拉伯帝国倭玛亚王朝之后,阿拔斯王朝兴起。阿巴斯王朝在地方上册封的埃米尔,跟前朝相比权力削弱不少。哈里发会在埃米尔手下,设置一个独立的财务官,这样财权就不归埃米尔管了。
阿拔斯王朝的埃米尔国,多设在帝国的边缘地带。高加索地区就有亚美尼亚埃米尔国、第比利斯埃米尔国,北非有西吉尔马萨埃米尔国等。
地图占位:高加索地区的埃米尔国。
这些埃米尔国有的时候,只是象征性、名义上效忠哈里发。甚至有些埃米尔,都不是哈里发册封的。他们先自发用武力占领了一个省份,然后向哈里发申请册封,要求哈里发承认他们在地方的埃米尔地位。
说什么王权富贵,哈里发、埃米尔
到最后还不是人凉了,钱没花完
(倭马亚王朝的货币“第纳尔”)
(图:wiki)▼
当时,倭马亚王朝的“前朝余孽”在欧洲建立的后倭马亚王朝,其国家元首也自称埃米尔。后来,后倭马亚王朝逐渐强盛,在位的阿卜杜·拉赫曼三世就将自己的埃米尔称号改为了哈里发。
拉赫曼三世领有“埃米尔·穆米宁”的头衔
而塔利班前领导人奥马尔也拥有过同款名号
因此,所谓的埃米尔,并不总是忠诚于哈里发的,甚至有可能与当时的哈里发水火不容。在中东历史上,有过多个哈里发分庭抗礼的时代,也有过没有公认的哈里发存在的时代。然而,这些都不影响埃米尔一直在自己的地盘上做土皇帝。
除了埃米尔和哈里发斗之外
教派不同的国家间也斗得很激烈
(什叶派的伊朗,讽刺逊尼派的沙特)
(图:shutterstock)▼
与后倭马亚王朝同样升级过自己称号的,还有奥斯曼土耳其。公元1299年,土耳其人宣布独立建国,自称埃米尔,后来又改称为“苏丹”。苏丹这个称号也经历过十分复杂的演化,原意为“力量、权威”,后来慢慢演变为君主。
凯末尔废除许久的苏丹,近年好似又露苗头了
就是那个叫埃什么的人,你懂的
(图:Flickr)▼
从权力范围上看,苏丹和埃米尔类似,都是一国之主。但是从头衔等级上说,两者之间还是有些许不同。如果一个君主自称埃米尔,那他就一定是在精神领袖哈里发之下的。而苏丹就不必拘泥于这个规矩,奥斯曼土耳其制霸中东的时候,奥斯曼苏丹同时也兼任伊斯兰世界的哈里发。
因而,历史上大多数时期中,埃米尔顶天只能是王、酋长、指挥官、小领主,而苏丹则可以是君主、皇帝。
奥斯曼苏丹兼任哈里发的目的在于
通过宗教领袖的头衔来赋予自身神性
(阿亚索菲亚清真寺内的奥马尔哈里发名号)
(图:shutterstock)▼
你就是我的埃米尔吗
到了现代,埃米尔一词衍生出很多的用法。
什叶派穆斯林对埃米尔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他们将伊斯兰教历史上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伊本·艾比·塔利卜,称为“信徒的指挥官”,而这里的指挥官用的正是埃米尔一词。
这个阿里对阿拉伯历史影响深远
伊斯兰教众因他而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
(图:shutterstock)▼
哪怕时至今日,如果一队朝圣者去往麦加朝圣,清真寺方面在接待的时候,也许还会问一句,你们谁是队里的“埃米尔”。这里的埃米尔所指代的,还是7世纪时朝圣者的领袖这一意思。
如今,沙特王室的所有成员都有埃米尔的头衔,这个埃米尔,在实际意义上更加近似于王子。
以往的埃米尔多是靠较高武力值支撑
现在的王室成员主要靠投胎
(图:shutterstock)▼
古代埃米尔的后代,有的继承了祖先这一称呼,将“埃米尔”一词放在自己的名字中,却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实际权力。久而久之,埃米尔也就变成了中东地区一个并不冷僻的姓。以埃米尔为姓的人,在埃及、土耳其等地都有不少。
当然,埃米尔在近现代同样可以指代一国元首。比如,近代中亚的布哈拉酋长国距离我们不过百来年,第一次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更近,也就二十年前的事儿。
或许可以把埃米尔这个姓氏
理解成源自官职的司马氏、司徒氏
(1911年,布哈拉酋长国末代埃米尔)
(图:wiki)▼
在现代独立主权国家当中,卡塔尔和科威特的国家元首,其称号都为埃米尔。卡塔尔埃米尔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司令,由阿勒萨尼家族世袭。现任埃米尔为塔米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
阿勒萨尼家族于18世纪初来到卡塔尔
历经三百余年,终于登上权力巅峰
(卡塔尔独立日,印有埃米尔头像的国旗)
(图:壹图网)▼
科威特埃米尔为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现任埃米尔为纳瓦夫·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曾任代理首相一职,绝对的实权人物。
这是除了阿富汗以外,目前全世界仅存的两个酋长国。
如今,尼日利亚的卡诺州仍有埃米尔
这个埃米尔的含义,比较像前面说的省长
(端坐于宝座上的卡诺埃米尔)
(图:wiki)▼
1971年独立并组建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由7个酋长国组成。它们分别是:阿布扎比酋长国、阿治曼酋长国、迪拜酋长国、富查伊拉酋长国、哈伊马角酋长国(1972年2月加入联邦)、沙迦酋长国和乌姆盖万酋长国。
虽说阿联酋也是七兄弟组成,和葫芦娃差不多(bushi
但其实阿布扎比是具有绝对实力的
其他兄弟还是各据一地听指挥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联酋的国名和国歌当中,都有以埃米尔作词根的酋长国(Emirates)一词,但是下面7个酋长国领导人的称号,却都不是埃米尔(Emir),而是谢赫(Sheikh)。这是因为阿联酋行政区划中的酋长国,有的只能算是mashyakah(也被翻译为酋长国),是最小的阿拉伯独立行政单位,只相当于一个区县甚至乡镇,没有独立主权。
1971年,阿联酋成立时第一次升旗
(图:wiki)▼
之所以将埃米尔与谢赫为领袖的国家都翻译做酋长国,是因为在级别上,埃米尔和谢赫相同。都是哈里发之下,国家部落的首领。不同的是,埃米尔拥有广大的领土和人口,而谢赫一般只拥有一两个小城邦。
阿联酋之所以建立联邦制国家,其中就有权力分散、部落太多的原因。在阿富汗,这也是新政权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受到伊斯兰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
谢赫和埃米尔一样,也成为了人名
比如孟加拉国现任总理:谢赫·哈西娜
(图:shutterstock)▼
阿富汗地处亚洲心脏地带,是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普什图、塔吉克、哈扎拉、俾路支、乌兹别克、帕米尔等不同肤色不同人种不同语言的各民族在这里世代居住,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诉求。
历史证明,只用教法和武力是难以收服人心的
改革和发展才是硬道理
毕竟各族人民的共同诉求是-过上好日子▼
所以,塔利班想要整合这片土地上的所有民族,建立起稳定的秩序,就只能运用伊斯兰教这个最大公约数武器。塔利班两次计划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应该也是基于这种考量。
管你什么族,进了教门就是朵斯提
在安拉的穹顶下,矛盾也可以缓和
(图:shutterstock)▼
参考文献: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Emirate#Etymology
2.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emir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Emir
4.https://zhuanlan.zhihu.com/p/131325393/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