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住猫的后颈皮,它就会变乖,这招对老虎有效吗?

猫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宠物,它的身上有着许多神奇的现象,比如其中很典型的一个就是用手捏住它的后颈皮,猫马上就会蜷缩着身体一动不动,变得十分乖巧。很多宠物店给猫做清洁、宠物医院给猫治疗的时候,都会利用这一现象,用夹子夹住猫的后颈皮,从而使之能够安静下来,配合人们完成操作。

既然在猫的身上发现了这一现象,那么老虎也是猫科动物,这招对它也有效吗?

《水浒传》里对武松打虎的细节进行了描述,通读之后你会发现武松最后也是用手抓住老虎的顶花皮,然后将其按下一通铁拳伺候,才将老虎打死的。看起来就像是武松误打误撞像抓猫一样抓住了老虎的“死穴”,老虎这才安静了下来让武松有机可乘。

不过玩笑话终归是玩笑话,从科学层面而言,捏住老虎的后颈皮,究竟能不能奏效呢?

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捏住猫的后颈皮,它就会变乖,这一现象在学术上有一个专门的词语,叫“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是一种后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不是先天就有的。

关于条件反射,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膝跳反射”,即用外力轻快地叩击膝腱,小腿就会不由自主地急速往前踢。不过需要知道的是,与“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不同,“膝跳反射”是先天的,几乎只要是健康的机体,都有这一现象。

猫“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产生的根源,来自于母猫对幼崽的搬运。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可能都或多或少见过这一现象,猫在育幼阶段非常敏感,如果它的窝被人们发现了,母猫会马上带着幼崽撤离到另一处窝点,而母猫搬运幼崽的方式,就是用嘴咬住幼崽的后颈皮。

由于母猫长期采用这种方式移动幼崽,久而久之在小猫的身体里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是捏住了它的后颈皮,猫咪们就以为是母猫在搬运它们。

这一现象也能用进化论来解释,在自然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普遍适用。假设一窝小猫里,有一些不乖的个体,在母猫搬运过程中动来动去,很有可能就掉下来摔死了,或者为了更好地叼住这类幼崽,母猫会加大咬合力度,从而使得幼崽受伤。

而那些一叼起来就蜷缩着身体,变得乖巧的幼崽,发生意外的风险就很低,久而久之,就相当于筛选了一遍,那些“不乖”的个体基因,就被淘汰了。

“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既然是后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那就意味着如果不是采用“咬后颈”这一方式搬运幼崽的动物身上,是不会出现这一现象的,比如人类、猴子、猪等,无论你怎么捏住后颈,都没有相关反应。

另外,像动物园里的老虎、城市里养的宠物猫等,一出生之后就被人类带离母体进行人工饲养,在这类动物的身上,也是不会产生“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的,因为它们没有经历过被母亲咬住后颈搬运的这一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也曾接触过一些动物表演的节目,比如一些大师宣称能够对动物进行催眠,节目上也确实能将鸡、青蛙、蜥蜴等动物给“整”成假死状态,就好像真的被催眠了似的。

其实这是利用了动物的“强直性静止”原理,当动物突然受到惊吓时,会马上进入一种假死的状态,在自然界中,动物们往往利用这一现象来躲避天敌。与“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不一样的是,“强直性静止”是与生俱来的。唤醒它们的方式也很简单,轻轻拨弄一下,或者制造声响即可。

虎、猫同为猫科动物

老虎和猫虽然同为猫科动物,但它们却分属于不同的亚科,老虎属于豹亚科,猫属于猫亚科。

当今猫科动物都是由古食肉类中的猫形类演化而来,猫形类在演化的过程中有多个分支,一支为古剑齿虎类,一支为伪剑齿虎类,一支为真猫类,一支为古猎豹。

古剑齿虎类和伪剑齿虎类分别在第三纪的早期和晚期灭绝了,古猫类得以幸存,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又分成三个分支,一支为恐猫类,一支为真剑齿虎类,一支为真猫类。

恐猫类和真剑齿虎类在第四纪冰河期灭绝了,真猫类幸存了下来,后来真猫类分化成了两大类,分别是豹族和猫族,即豹亚科和猫亚科的前身。

老虎与猫最大的区别除了外在形态之外,在发出的声音上也有较大的差异。老虎能够发出十分震撼的吼叫声,而猫却不能;同样猫能够发出有治愈能力的“咕噜”声,老虎却不能,这是它们发生构造所决定的。

现代猫科动物里有40种,它们的生活习性大体是相似的,老虎也有挪窝的现象。科学家们曾追踪研究了一只名为“瓦瓦拉”的母东北虎,发现它在育幼阶段时,拥有8个临时巢穴,一旦感觉到危险,或者某一处猎物变得匮乏,它就会带着幼崽转移到下一个巢穴。

老虎搬运幼崽的方式与猫是一样的,所以理论上“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对它也是有效的。

受年龄等诸多因素影响

虽然理论上“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对老虎有效,但在现实中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因为这种反应,会随着本体的感觉,以及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减弱。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对小老虎来说可能大概率是有效的,而对于成年虎来说,有效的概率就微乎其微了。

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专家在2008年时做过一个实验,专家们找来了31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猫作为研究对象,然后用夹子夹住它们的后颈皮,分别记录下这些猫咪的表现。

发现大约有66.7%的个体都产生了“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现象,而且年龄越小的猫,现象越明显,而没有出现该现象的猫,多数为年龄较大的猫。

为了证明这些猫确实是出现了“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反应,而不是因为受到惊吓产生的“强直性静止”,专家对猫进行了生理监控,发现这些猫表现出了一定的愉悦性,说明它们在享受,就像小时候猫妈妈叼起它们一样。

《当代生物学》杂志2013年的时候也有一篇关于此类现象的研究论文,日本的神经学专家也进行了一项类似的实验,只不过它研究的是本体的感受与反应强弱关系。

专家找来了一些实验老鼠,然后将它们的后颈部进行局部麻醉,接着进行“捏颈”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被麻醉的老鼠反应效果大大降低,而没有被麻醉的老鼠,一捏后颈就变乖。

实验证明个体会不会出现“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效果如何?与本体的感受有着极大的关系。

不难理解,当猫、老虎还是幼崽的时候,它们很大程度上都依赖母亲生活,所以必须配合母亲的活动,那么对“捏后颈”的反应就必须敏感。而随着它们慢慢长大,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母亲也不可能再叼着它们行走了,所以这一反应也就不再需要了。

对于幼崽来说,只要母亲停止“咬后颈”的操作两三个月时间,幼崽的感觉就会大大减弱,而到了它们成年时,这种感觉几乎都快忘光了。

理论上无法确定“掐捏诱导的行为抑制”,在成年虎身上还存不存在,但可以预见的是,概率一定很低。现实中也严禁大家这样做,毕竟如何捏住?以及用多少力道才能模拟母虎的咬力?都是不小的挑战,一点失误,都会引起猛虎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