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孤寡老人请人打棺材,棺材匠不给做,还说她要享福八年

传说,很久以前,倒土镇有个孤寡老太,大家都叫她莲花。

莲花年轻时如花似玉,生得落落大方,十六岁不到的花季年龄,就深得方圆十数公里的单身小伙爱慕。

在其十七岁那年,母亲给说了门亲事。眼看着的幸福并未到来,大婚前半个月,莲花的母亲去世了。

母亲去世三天,莲花的哥哥,一反答应母亲的事,要把妹妹风光外嫁。私自把婚事给退了,美其名曰,为母守孝。

这孝一守,就成了永远。莲花被留在了家,帮哥哥干活,洗洗缝缝不会少,重活累活也很多,大把的活干也干不完。十数年下来,莲花早没了美貌,剩下一副苍老的身体。

那是一年寒冬,莲花的哥哥去世了。几个侄子侄女难得地汇聚一堂,为父亲办了丧事,分光了家产,卖了田地和房屋,仅留下一间柴屋。

侄子侄女曙光一现,办完丧事,卖光家产,风风火火,风风光光地走了。莲花孤苦伶仃地留下来了。

莲花帮东家拔拔草,帮西家洗洗衣,也能勉强度日。

俗话说,任你在强,也挡不住岁月地流逝。莲花老了,老得行动都成了困难。她感觉这年熬不过冬天,生命会定格在六十九岁这年。

莲花托人找了个木匠,要为自己打口棺材。棺材匠来到柴屋前,嘴巴吧唧着旱烟,不紧不慢地围着屋子转了三圈。然后回到屋前,收拾工具,就要准备打道回府。看样子是不会给莲花打棺材。

旁人感觉奇怪,上前询问,棺材匠却说,莲花还有八年福气未享,棺材得她儿子来打。

“啥?”大家疑惑了,这莲花还有八年福气未享?这倒还能勉强接受,可棺材得儿子来打。这莲花一辈子未嫁,哪里来的儿子?这是要坏人名声?

邻居没有给管材匠好脸色,也未告诉莲花真相。只说棺材匠要回家准备,过些日子再来。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临近年关,莲花见棺材匠还未来。心里想着,也罢,就用这柴屋埋葬自己吧。

大年三十这天,邻居端来肉,拿来年糕,在莲花院子里摆了一桌,他们想陪莲花过年。几个人正开心地聊着,吃着。屋子外面来了两个人,一个中年人,一个少年。他们风尘仆仆,看上去像赶了很久的路。

两个人行至门口,一番询问后,得知这是莲花家。少年走进院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口里直喊奶奶。随后中年人也一脸不好意思地走了近来,跪倒在地。嘴里说起了很多年前的一件事。

那是莲花大婚前一个月,正在小河边洗衣服的她,一个顽皮的小孩,不慎跌落进小河。莲花不顾河水的寒冷,跳进河里救起了快要被淹死的孩子。这孩子恐吓过度,啥也不说就跑了。随后不久就随父母迁去了城里居住。

那个孩子就是现在的中年人,中年人有了孩子后,给自己的孩子,讲起当年的往事,说起自己的救命恩人。他孩子说,应该找到这个救命恩人。于是他们就来了。

中年人和少年人得知莲花的情况后,把莲花接了去,拜为义母。莲花在义儿家享了几年福,而后无疾而终,享年七十七岁,离做棺材那年,刚好过去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