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合川钓鱼城,为何成为南宋的绝唱?

气敌万人将,独在天一隅。向使国不亡,功业竟何如。宋文天祥

一二七九年,风雨飘摇的南宋朝最后的倔强凋零在重庆合川钓鱼城上,大都樊笼内的文天祥闻讯长叹,乃作此诗。

而在此之前的三月,广东江门的崖山之战以南宋流亡朝廷的灭亡为结局。陆秀夫负少帝投海赴难,十万军民投海殉国…

历史的沉重与悲壮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每次看到崖山之战,都能点燃我心中的凄凉,在此之外,我真的很想知道,把号称战斗民族的俄罗斯人蹂躏得体无完肤,让大半个欧洲闻风丧胆的蒙古铁骑,是怎么止步于钓鱼城下的。

钓鱼城是一座怎样的坚固堡垒,让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多了二十年生命的。

史料记载,自一二四三年起,蒙古几十万大军持续攻打合川钓鱼城至一二七九年四月守城将领开门投降止,钓鱼城抵抗蒙古大军的时间整整超过了二十年。

蒙古铁骑

我去过两次钓鱼城,读初中时,读高中时。然后再也没去过。两次都在夏天暑假,记忆有些模糊,只知道平缓的山坡上全是柑桔树,树上挂满蝉蜕。耳朵里装满知了的聒躁。

时隔十多年,我再次来到钓鱼城。我是乘船上的江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路,走过倾斜的滩地,翻上山坡,在桔林中穿行。渐渐就走在石板垒垫成的阶梯上,有了青苔斑斑的青石护栏。

城上道路

钓鱼城并不高,但近坡顶的地方却足够险峻,危崖高耸,两壁一夹,飞鸟难渡。从地形上就让蒙古军队无法利用人多的优势抢夺隘口,而只能使用添油战术,一个士兵一个士兵地往上仰攻。怪不得攻打多年而钓鱼城难下。

蒙哥攻城

当年,即一二五八年,蒙哥皇帝挟西征欧亚非四十余国之威势,分兵三路攻宋,蒙哥自领一军入川。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无敌。次年二月,兵临钓鱼城。掷鞭断流的蒙古大军兵锋却挫于钓鱼城这座弹丸之地。

钓鱼城久攻不下,让蒙哥皇帝急躁非常,亲临战阵,被我守城士兵所发砲石击中,伤重不治,薨于温泉寺。

蒙哥受伤处

皇帝驾崩,帝位空悬。征战四方的蒙古各部纷纷班师以问鼎。高挂在欧亚各国头上的屠城利剑不战自解。由此,欧洲人称钓鱼城为“上帝折鞭之处”。

经过了蒙哥被创之所,通过走马道,行至钓鱼城的核心区。坡顶为一块天然平地,有建筑,为护国寺。

护国古树

寺内古树,浸染民族浩然之气,枝干遒劲,撑起苍穹。

走在安静的古寺里,似乎能听见历史的脉搏强劲跳动的声音。当年的守城将领,以这里为中军帐。枕戈待旦,寝不卸甲。我仿佛看见他们血浸烟染的面容,以及一双双视死如归的坦然的眼睛。

走出古寺,平地上有宋军粮食加工场。

粮食加工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钓鱼城内有田地,有鱼塘,有粮食加工的地方,还有城外合川居民的冒死接济。无饥谨之忧,也是坚持抵抗蒙军三十多年的重要因素。

俯瞰嘉陵江

天气很不好,秋雨绵绵。站在城墙上,周围一片迷蒙。我的心情也如这秋季,布满阴翳。在瑟缩秋风里沿山顶走过一周,还是不得不想起一二七九年钓鱼城守军在听闻崖山之战后的绝望。三十六年九死一生的战斗后他们终于投降了,忽必烈遵守了投降约定,不杀城中一人。

四十一名守城将领在钓鱼城投降之后,全体自刎殉国。

真正的历史都有着生硬的痛。我告诉自己,抬眼去望,浓云稠雾的天地间,分明是一片丹心。

从此,不敢再登钓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