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越爱越会失去?(下)

策划 / Cyte

撰文 / Cyte

编辑 / KY主创们

“我都知道了;这一切谎言与妄想,卑鄙与怯懦。它们就像颜料和素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无数的场景和遭遇。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想象;你以为是自己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得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梁文道《我执》

昨天,在上篇的文章中,我们主要了解了“我执”与“连接”的区别。

在评论区,我们看到了一些读者对于“我执”与“连接”的精准总结:

今天,我们接着聊一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告诉你一个遗憾而残忍的消息,我们每个人也许都能和另一个人产生真实而深刻的连接,但我们不自觉地终结了这些可能性。

比如:

当你crush一个人的时候,你对ta感到心动而痴迷,但你却远远地盘算着如何和ta偶遇,而不去认识、了解并与ta相处,你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当你和伴侣吵架的时候,你非常委屈、难过或愤怒,但你只想着为什么ta还不来哄我,而不去告诉ta你的真实感受和了解ta的所思所想,你困在自己的情绪里;

当你和旧爱刚分手,你陷入后悔、遗憾和惋惜,你拒绝了一个新的对象因为你不敢重蹈覆辙,同时你也无法重新来过。

我执令我们脱离了当下本有可能发生的连接,因为我们将想法困在过去或未来。我执发生的时刻,连接消失了,因为你总是在渴望的这份连接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存在于你的脑海里。

也许有的人会说,自己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或自己正处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是否就拥有连接了呢?

不是关系本身创造了连接,而是只有产生了连接才会建立起关系(Marinis, 2020)。

想一想你最好的老朋友,你们可能已经很多年没见面了,但你们之间的连接从未消失,每一次和ta见面,你都很享受这段相处的时间;想一想你那些仓促分手的前任(如果有的话),你们可能有这层“旧情人”的关系,但你们真的产生过连接吗?

在生活中,我执越少,连接越多。

一方面,当我们越少地执着于自己的欲念,也就意味着我们变得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了。当我们能够放下对自身的关注,更多地去关注别人,才能产生更多的连接到他人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我执的减少,帮助我们逐渐摆脱虚妄的欲念的奴役,转向真实的体验。

当现实情况与我们头脑中渴望的、设想的或经历的情况不一致时,驱使我们做出反应的不再是我们一贯的情绪、想法和经验(“头脑中正在发生的事情”),而是正在发生的真实体验。

这就好比,每一次与他人接触的体验都像第一次一样新鲜和未知,这就促使我们更有好奇和兴趣去建立并加深彼此的连接。

总而言之,我执让你只看得到你眼中想要看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很难留出多余的空间留给真实的连接发生。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放下我执,让连接发生呢?

在知道该怎么做之前,我想介绍西方最早的内观冥想老师之一Goldstein提出的印度猴子陷阱(Indian monkey trap) (Dillon, 2008)的故事:

一串香蕉被放置在一个小竹笼里,竹笼的开口大小恰好能够允许猴子伸手进去抓住香蕉。当猴子抓住香蕉准备拿出来吃的时候,它感到自己的手被困住了。

实际上,猴子只是被自己“想要吃香蕉”的渴望给困住了。如果猴子意识到这一点并放手,它的手立刻就能从竹笼中解放出来。通过这个比喻,Goldstein生动地解释了佛学所说的“我执”是怎样困住了人们。

因此,想要放下我执,我们只需要让我们的无意识变得有意识。因为当我们有意识地觉察到自己为何困扰,我们就能够选择“放手”/放下我执。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运用在耶鲁医学院从事正念研究的Judson Brewer提出的“RAIN”技巧(Wright, 2017)。

拿一个对前任念念不忘,终日沉浸在失恋的悲痛中的人来举例说明,RAIN分为四个步骤:

R——辨识(Recognize the feeling)

当你想念前任,感到悲伤、痛苦的时候,你要意识到,这只是一种感觉。

A——接受(Accept the feeling)

接受这种感觉,即承认你的确还挂念着那个人,允许自己感到难过,而不要与感觉对抗,不要逼迫自己停止想念,也不必非得让自己开心起来,这些感觉都是合理的。

I——审视(Investigate the feeling)

从旁观者的角度,平静地去观察、研究和分析这种感觉。这种感觉有多强?身体的哪一部分也感觉到了?这种感觉的质感是怎样的?是锋利的,还是枯燥无味的?

当我们越从足够近的角度去观察感觉,越能使你与这种感觉保持距离。

N——不执(Non-attachment)

最后这一步的N也可以代表不认同(Non-identification) ,即你会发现这个感觉不再属于你的一部分,你只是让它从你眼前经过,而不再参与其中。

当你已经放下我执,还想进一步推动连接发生,我们也整理了两条tips:

1.保持不评判(non-judgmental)的态度

不论对自己还是他人,放下你认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的思考,只观察所发生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的一些评价,而无法最真实地看见自己和他人。比如,有人认为“脆弱是不好的”而否认自己真实的感受,或嫌弃对方向自己示弱的一面。

带着不评判的态度,当你看到对方脆弱的时刻,你不介意ta过去的经历,也不担忧ta未来的样子,更不要求ta坚强起来。

不要试图把对方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也不必改变自己去取悦对方,你最值得的唯一的东西应该是真实。

2.怀着开放的心态持续探索

有的人害怕孤独,有的人渴望安全感,要一个人放弃这些自己确定的、可控的感觉,会让ta感到不舒服。

不够开放的心态意味着,我们之所以选择和一个人在一起,可能是因为那里有我们已知的确定性,而不是因为那个人本身的样子。

开放的心态要求我们包容一个人本来的样子,同时也接受和这个人的关系随时可能改变。

如果你是开放的,你就可以接受这个事实:谁都不永远属于谁。那么,你们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是每时每刻都在选择与对方建立连接。


References:

Dillon, J. (2008).Escaping the'Monkey Trap': how might psychotherapists utilise Buddhist approaches towards cultivating non-attachment within psychotherapeutic practise?(Doctoral dissertation, 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rinis, N. (2020).Attachment vs. Connection.Medium.

Wright, R. (2017).Why Buddhism is true: The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meditation and enlightenment. Simon and Schu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