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猞猁在育幼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在传统印象中,我们认为独居猫科动物的雄性个体,在育幼过程中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即在雌兽怀孕之后就“拍拍屁股走人”,然后去寻找领地内其他发情的雌性个体。

但是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一些传统的认知正在被不断刷新,比如以往我们认为除了狮子之外,其他的猫科动物均为独居生活,但如今我们发现并非是这样的,拿欧亚猞猁来说,它们就并不孤独。

白俄罗斯科学院的动物专家们常年在中西部的纳利波基森林进行生态研究,其中欧亚猞猁就是他们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猞猁幼崽的成活率很高,甚至能达到80%,而同区域内的森林狼,其幼崽死亡率则达到了60%-90%,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背后的原因,似乎与雄性猞猁的作用有相当大的关系,即成年雄性猞猁,在整个育幼的过程中,也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受雄性猞猁的照顾和保护,猞猁幼崽在狼、赤狐、貉、狗獾等的威胁下,依然有很高的成活率。

积极狩猎,为妻儿提供食物援助

“母猞猁外出狩猎寻找食物,小猞猁被留在了巢穴里”,这是我们印象中的猞猁育幼场景,但白俄罗斯科学院的专家们研究之后发现,大量的记录都表明母猞猁经常与幼崽待在一起,由此假设,雄猞猁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即它可能会帮助猞猁母子获取食物。

2020-2021年冬季期间,研究者观察记录了一个有两只幼崽的猞猁家庭,发现在1月中旬至2月20日期间,在该猞猁巢穴发现了4只狍子的尸体,都是最近被一只雄性猞猁杀死的,而该只雄性猞猁,正是猞猁幼崽的父亲。

这只雄性猞猁猎杀了4只狍子之后,均进食了一部分,然后将其中两只完全藏匿在芦苇和灌木丛下,另外两只则放任在空旷地带不管。针对雄猞猁猎杀狍子的位置进行标记之后发现,这片区域正是该猞猁家庭的家域。

在1月中旬时,雄猞猁在相隔200米的范围内捕杀了两只猎物,母猞猁很快就发现了猎物尸体,并在接下来的7-10天内吃掉了它们,由此可见,雄猞猁在积极为妻儿提供食物援助。

积极清除潜在威胁

在纳利波基森林里,虽然没有虎豹等大型猛兽,但能威胁到猞猁幼崽的捕食者还是挺多的,例如森林狼、赤狐、狗獾等等,均会杀死猞猁幼崽,因而在猞猁幼崽成长的过程中,要想有着较高的存活率,来自雄猞猁的保护不可或缺。

事实上雄猞猁的确能给幼崽提供较大的保护,研究表明,在猞猁生活的区域,狼等捕食者均被成年猞猁积极捕杀,导致当地森林狼的种群发展一度停滞不前。

在纳利博基森林里,狼咬死猞猁的现象不常见,而猞猁杀狼的次数却很多,根据记载,在1997-2015年间,就有10只森林狼被猞猁咬死。在猞猁与狼共存的区域里,狼幼崽的死亡率很高,背后的主因之一就是来自于猞猁的捕杀。

可能很多人不解,猞猁是独居动物,狼是群居动物,即便是成年的雄性欧亚大猞猁,体型也并没有比狼大多少,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做到能够杀死狼的呢?

事实上狼并非一直都过着群居的生活,比如在每年的4-9月份,是纳利波基森林的温暖季,由于这个季节林中的小型哺乳动物数量较多,此时的狼多单独行动,独狼的数量甚至超过了群居狼的数量,而猞猁杀狼,也多发于这个季节。

有两个原因,一是在这个季节内,狼多单独行动,有利于猞猁捕杀它们,毕竟即便是成年的雄性大猞猁,也绝不会去挑战狼群。二是因为这个季节也是母猞猁育幼的阶段,雄猞猁会积极捕杀生境内的狼,以达到清除幼崽的潜在威胁。

雄猞猁除了积极捕杀狼以外,赤狐、狗獾、貉等具有威胁性的捕食者,亦会遭到捕杀。科学家对研究区域内的赤狐、貉进行标记之后,分别进行记录观察,发现研究中的64只个体,有34只被猞猁和狼杀死了。

详细研究之后发现,猞猁平均每29天就会杀死一只貉,每16天就会杀死一只赤狐,平均一年要杀死12只貉、23只赤狐,但其中只有43.3%的尸体会被进食,说明猞猁杀死它们并不是单纯的因饥饿而发生的捕杀行为。

常与家人在一起,震慑对手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点在猞猁幼崽上面,也是一样的。事实上雄猞猁除了积极捕杀其他捕食者,以及提供食物援助之外,还经常在母猞猁家域范围及附近溜达、做标记,以达到震慑对手的作用。

在2020年4月下旬到2021年3月初,研究者追踪了三个猞猁小家庭,发现在巢穴附近,均出现了大量的成年雄性猞猁制造的痕迹。另外,在三个猞猁家庭附近所架设的相机陷阱中,也拍下了大量成年雄性猞猁的画面。

从研究看来,雄性猞猁会通过经常出现在家庭住所附近、积极制造痕迹、发出声音等途径来让其他的动物知道有它这么一个强大的角色存在,从而起到震慑的作用。

在纳利波基森林这类缺乏超大型捕食者的森林生态系统下,成年雄性猞猁是很强大的存在,在这里,它就是缩小版的森林之王,令一众中小型动物闻风丧胆,在其庇护下,猞猁幼崽能有较大的几率活过第二年春天。

长久以来,独居猫科动物的雄性个体,都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在雌兽育幼的过程中,没有承担丝毫的责任,也没有给予幼崽一丝“父爱”,如今动物学家所揭露的雄性猞猁在育幼过程中的作用,给予了这类观点有力的反击,这份曾经被忽视的“父爱”,也会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

(关注我,看有趣有料的动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