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口黑鲈入侵珠江,罗非鱼即将迎来末日?专家:这并不是好事

提到珠江,很多人都会想到罗非鱼。罗非鱼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因为生长速度快,抗病性强,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时被引入到了我国。原本我国引入罗非鱼是为了商业养殖,但随着养殖个体逃入到自然水系中,再加上它们繁殖速度惊人,最终导致了它们在珠江水系泛滥成灾,令当地渔民头痛不已。

然而最近这些年渔民们发现,罗非鱼的个头和数量都远不如从前,它们似乎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它们泛滥成灾的状况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式,那么问题来了罗非鱼在珠江水系中的对手是谁呢?

大口黑鲈

珠江干流发源于我国云南省的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全长2400公里,是我国境内第四长的河流。

珠江流域的气候主要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2℃。珠江的流域较广,浅滩、深潭等都有,而这些条件刚好满足了罗非鱼以及罗非鱼的对手口黑鲈的生活需要。

不同的是,罗非鱼之所以能够在我国珠江水系泛滥成灾,是因为罗非鱼属于杂食动物,但主要以植物为食。它们从养殖场逃入到自然水系后,开始大规模掠夺珠江本土鱼的食物,导致珠江本土鱼数量不断下降。

而大口黑鲈能够在我国珠江水系泛滥,则是因为珠江水系物产丰富,主要以肉食的大口黑鲈能够寻找到足够的食物。

大口黑鲈原产于美洲地区,口腔较大,性情凶猛,原本也是作为一种经济鱼类引入我国。和罗非鱼一样也有一些养殖个体逃到自然水系,凶猛的大口黑鲈会攻击珠江本土鱼类,当然在珠江泛滥成灾的罗非鱼也成了它们的口粮。

除了食物丰富之外,大口黑鲈的繁殖速度也较快,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它们只需要经过1年的生长,就能够参与繁殖后代。不仅如此,大口黑鲈的繁殖数量也非常多,它们一次就可以产卵4-10万枚鱼子,而一旦达到性成熟,它们每年可以产卵两次。

大口黑鲈和罗非鱼一样属于体外受精,也就是雌性和雄性会朝向同一个水域排卵、排精,利用水流的作用让其受精。虽然有一小部分卵子难以受精,但好在卵子的基数大,受精的个体多。

一般情况下大口黑鲈的父亲比较爱护子女,它们会守护在受精卵旁边,以防其他天敌的食用,这也使得大口黑鲈的成活率较高。再加上大口黑鲈的适宜温度在22摄氏度左右,一旦气温过低将会导致它们生长速度放缓,甚至会死亡,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寒冷的水域里暂时没有发现大量的大口黑鲈个体。

大口黑鲈的泛滥,威胁着原本在珠江泛滥的罗非鱼,大口黑鱼会以罗非鱼为食,控制着罗非鱼的数量,但这对于当地渔民而言仍旧不是好事。

珠江生态

大口黑鲈原本并不属于珠江水系,它们原产于北美洲地区的淡水区域,在我国属于入侵物种,当地没有能够制衡它们的天敌,以至于它们从养殖逃逸到野外之后数量不断飙升,威胁着当地的原本物种。

据统计,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时,珠江水系还有30-50多种经济鱼类,但到了2011年左右,当地只有15种本土经济鱼类。

就在本土鱼类不断消失的同时,罗非鱼和大口黑鲈的数量不断上升,然而和珠江本土鱼类相比,罗非鱼和大口黑鲈的市场价格较低,即使产量较高,渔民们的收益也没有原来高。

除此之外,它们属于入侵物种,数量不断飙升的同时也导致了珠江的生态环境失衡,会重创当地生态,甚至可能导致在未来我国珠江水系面临无鱼可捕的局面。

总结

对于罗非鱼和大口黑鲈的泛滥,一些吃货们总想着将它们吃灭绝,说:“只要不要钱,我们能够把它们从泛滥吃到濒危”。

但事实上,野生的罗非鱼和大口黑鲈虽然没有养殖成本,但捕捞成本,运输成本,加工成本,人工成本等都不少,到达市场时不可能会以免费的方式让吃货们消灭它们,而是采用有偿的方式售卖。

而罗非鱼和大口黑鲈在市场上并不受人们的欢迎,我们有更为常见的四大家鱼或者是其他海产品替代,所以它们在我国的销量较差,难以通过捕捞-售卖的方式控制它们的数量。

渔民和钓友虽然能够消灭一部分的泛滥物种,但是它们个体数量较多,且隐匿性较好,导致我们难以彻底消灭它们,以至于面临它们的入侵,我们能做的措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