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次声波探测器可以预测地震吗?

知识点:次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除了在空气和水中所能存在的纵波以外,还有横波。

我们知道,如果给空气一个扰动,声音也会像水一样通过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这就是声波。我们平时听见的声音就是声波传入耳内刺激鼓膜产生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可分为三个频段:一是声波。也就是一般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波段,频率在20-16000Hz之间。二是次声波。这个波段人儿听不见,0.0001-20Hz。三是超声波:16000-10的12次方Hz,是人耳听不到的范围,但是有很多动物能听到。这里,我们主要来讲一讲次声波在地震预测中的运用。


在地震孕育早期,从震源中心产生的次声波传播至地层表面,最先可能感到不适的是那些在洞穴中生活的蛇和老鼠。其次,是水生动物和那些长耳朵灵长类动物。因此,地震前可能会出现老鼠搬家蛇出洞、鱼跃水面,鸭不下水,狗狂叫等动物异常现象,那人类能通过次声波探测器预测地震吗?

首先,次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除了在空气和水中所能存在的纵波以外,还有横波。岩层深处震源次声波信号传播至远处的地层表面时,大部分能量已经被固体介质吸收,剩余的微弱能量信号则被环境次声信号淹没。要想获得地层深处微弱的震源次声信号最好是把次声监测仪器设置在海平面以下8~10千米等尽可能深的深处。


其次,自然界有许多次声源,例如:雷电、风暴、海啸、流星、山石滚落、瀑布激流、冰层开裂、雪崩、滑坡、泥石流等,一切物体的磨擦运动振动都能产生次声波。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也不停地制造次声波。例如:爆破、建筑物倒塌、机械磨擦振动、机器运转等。这些次声波都会给监测识别地层深处释放的次声信号构成很大的影响。如何能够排除地球表面空间自然和人工次声波的干扰,保证探测仪器能够准确捕获地层深处震源孕育和能量积聚初始阶段释放的次声信号,这还需要环境噪音寂静和技术屏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总有一天,利用次声波探测预报地震灾害会变为现实。

作者:蝌蚪君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