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地球温度的上升,东北地区是否会变成四季如春的宜居地区?

按照我们的设想,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一些中低纬度地区的极端高温天气将会越来越多,而高纬度地区的温度上升,刚好会变成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我国东北地区就位于高纬度地区,那么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东北是否会越来越宜居呢?

东北会变得宜居吗?

一直以来,我们对全球变暖有一个认知误区,那就是以为地球上所有地方的增温幅度都一致,但实际上极地地区具有放大效应,尤其是北极地区,这里的升温速度比低纬度地区更显著。

只不过,由于高纬度地区原本温度就较低,即使增温速度较快,也不如中低纬度地区温度高。

据研究分析,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再增加7.5摄氏度,那么全球将会有19%的陆地面积年均气温高于29℃,而年均气温高于29℃意味着这里不再适宜人类居住。 研究发现这些不再宜居的地方大多集中在赤道附近,而此时的高纬度地区,将会变得较为宜居。

也就是说,如果地球温度继续上升,那么在未来东北地区将会变成宜居地区。然而这对人类来说并不是好事。

在地球历史上,其实经历过一次高温事件,这就是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据了解,在当时不到2万年的时间里,地球温度平均上升了5-8℃,高温环境使得全球都没有永久性冰川,如果你能穿越回去并站在极地地区,你会发现这里并不是白色的冰雪世界,而是温带森林风景。

然而,这场高温带给地球生物的并不是欣欣向荣,而是一场灾难。在当时,海底底栖生物有孔虫家族超过50%的物种灭绝,陆地古老性哺乳动物种数也有极热事件之前的80%,降低到不足45%,而且有许多都是新出现的。

全球变暖的悲剧

尽管全球变暖有一定的可能会使东北地区变成更加宜居地区,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这其实是一场灾难。

首先是因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农业,而农业又依赖着稳定的气候。据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威威廉·诺德豪斯的研究,小麦的亩产量会随着平均气温的上升而下降,如果全球气温只升高1-2摄氏度,那么小麦的产量有可能会提高,但如果温度继续提高,那么小麦的产量将会大幅下跌。

其次,全球变暖还会加剧野生生物灭绝。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那么将会有2%的物种灭绝,但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4摄氏度,那么将会有15%的物种灭绝。

物种的灭绝,代表着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生物多样性恰恰是能够帮助人类生存。比如:袁隆平先生杂交水稻所采用的母本植株,有一部分就是野生水稻。

尽管人类已经驯化的水稻或者小麦品种不会在短时间灭绝,但如果野生水稻或者野生小麦却面临灭绝风险。如果野生水稻灭绝,那么在未来育种师将很难找到优良的野生品种用来育种。

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将会导致冰川融化,释放大量的淡水,造成水平面上升,淹没一些地势低洼的沿海地区。而这又会造成一些原本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变得不再适宜居住,而这些人只能涌向一些宜居的地方,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拥挤。

总结

对于地球来说,无论是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冷,对于地球都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人类来说,温度的变化将会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巴黎协定》,科学家指出,如果我们能减少1摄氏度的平均气温增幅,我们将能够拯救10亿人。

人类的生存和环境息息相关,尽管全球气温上升并不会导致人类一下子灭绝,但却有可能造成人类面临饥荒、战乱甚至是瘟疫。到那时,即使东北地区变成宜居地区,也无法养活全地球人。

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我们应该做到减少碳排放,保护地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