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春秋霸主的齐桓公是怎么死的,下场有多惨?

齐桓公作为齐国第十六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是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很多人都知道他年轻的时候非常厉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齐桓公晚年的时候,日子过得非常凄惨,在自己深受重病的时候,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打得不可开交,都把自己重病的父亲给忘记了。直到他被活活饿死,尸体放在床上整整六十七天,才被新立的齐君无亏收殓安葬。

齐国早年大乱的时候,当时还年幼的齐桓公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齐僖公孙无知都不幸去世后,先一步回到齐国的齐桓公顺利夺得王位。那时候的齐桓公是一个非常英明神武的国君,任用管仲为相并励精图治,很快就提升了齐国的经济和军事能力。

等到齐桓公站稳脚跟之后,对内开始整顿朝政、推行改革,开始采用管仲的建议,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慢慢启用了一大批才华出众的人,为不断壮大齐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桓管五杰”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在齐国真正强大之后,开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跟其他的诸侯联盟。不但平定了宋国内乱,还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等小国,打出了齐国的风采,成为了一个匡扶天下的中原霸主,还受到当时的周天子不少赏赐。

可惜的是,齐国当时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那就是后继无人、人才匮乏。虽说当初任用了一大批有才华的人,但是后期的重点并没有放在培养人才上。特别是在管仲去世之后,已经步入晚年的齐桓公早已经没有当初的雄心壮志,开始宠信奸佞,直接导致齐国的国力大幅衰弱。

由于他当初害怕自己的儿子争夺他的王位,所以没有妥善的安排好身后事。导致他重病的时候,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打得不可开交,最终才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