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复榘为何要杀枭雄张宗昌?

在我国历史尚未步入正轨之前,可称得上乱象百出。各地军阀割据,势力比拼,大有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感觉。但是,大浪淘沙必定意味着无能者的消逝。让人没想到的是,张宗昌这个枭雄式人物,竟然因为一句酒话,直接惹来杀身之祸,早早便淡出历史舞台。

一席酒后话,张宗昌招来杀身之祸,却全然不知

说起张宗昌,算是势力集结较早的一位军阀人物,他是东北疆场上较早的“奋斗”者,但因为护法战争而失去了自己的队伍。为了东山再起,张宗昌投靠于张作霖的门下,从低层快速得到提升。

至成为山东督军之后,张宗昌昔日的威风似乎又回来了。这个时候,直奉战争不断升级,好在张作霖最终获得了胜利,张宗昌便在这个时候被派去对付冯玉祥了。没想到,一世英明的张宗昌在这场作战中大为失利,结果差点全军覆没。

为了扳回惨败的局面,张宗昌将冯玉祥手下一个叫姜明玉的旅长收买。这让冯玉祥的第八方面军受到不小的影响,特别是副总指挥郑金声直接被生擒活捉。张宗昌为了给自己涨威风,当即下令将郑金声枪毙了。说实话,这件事张宗昌做得有点龌龊,两军交战直接枪毙战俘总不是大将所为。

后来,直奉战争结束,奉系队伍直接退回了关外。张宗昌作为曾经的山东督军,似乎没地方可去了。为什么?因为这里已经被韩复榘收于囊中。张宗昌一度流亡到日本,可像他这样一个军阀出身的人,如何能甘心坐看天下变化呢?所以,找回自己的地盘,重出江湖,这是张宗昌一直以来的想法。

没想到,这个时候出了件事,当时张学良在北平召开军事会议,韩复榘与张宗昌同时出现在一张会议桌上。而且,张宗昌与韩复榘还大有英雄相见恨晚之意,两个人谈得甚是投机。这时,石友三出于政治上的发展,主动为张学良、韩复榘、张宗昌以及于学忠牵线,使他们结为异姓兄弟。

当时,张宗昌因为年纪大于韩复榘,自称为大哥。几个人坐于一席,把酒言欢。没想到张宗昌几杯酒下肚就开始说起醉话来了:“说起山东各地,我的老部下不少,只要我打个招呼,组个队伍就是小事一桩。”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韩复榘一听,当下心知肚明: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张宗昌想的是我的地盘呀。也就是这个时候,韩复榘在心里马上就给张宗昌判了死刑:谁敢威胁我的发展,他必定只能死。其实,这就是真实的韩复榘,一直以来他的野心要大于张宗昌,谁想要从他这里夺食,那自然就是死路一条。

蓄意谋杀,韩复榘一手策划暗杀,竟然全身而退

所以,回到山东的韩复榘立刻就开始运筹刺杀张宗昌的事了。这个时候张宗昌还被蒙在鼓里,或者说他还没有想到,自己想结交的“兄弟”,不可能对自己有什么不利之处。可他却不知道,韩复榘自从出道以来,素以狠辣著称。

就说在山东主管那些年吧,只要他说的话,那就是圣旨,谁要敢与他对着干,直接出动军队镇压。所以,什么截留税收、扩充军队,甚至是与南京政府唱对台戏,韩复榘都眉头也没皱过。这样一个人要是想干点事情,那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必须行动!

所以,没几天,一条暗杀之法生成。韩复榘直接给张宗昌发电报:大哥是山东旧主,你不嫌弃就到这里来吧,我们以后共同对外,共图大业。这说法,绝对是说的比唱的好听,明眼人一看就是个陷阱。可惜呀,张宗昌等这一天已经太久了,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机会,他哪里还顾得上阴谋不阴谋,所以急匆匆来到了济南。

当时正值八月底,张宗昌到了济南一心想立刻会晤韩复榘,与他谈一谈山东的未来与发展走向。可是,韩复榘却除了请张宗昌吃吃喝喝之外,似乎对所谓的“大业”根本无心谈及。所以,每每要聊山东之事,韩复榘都直接回避。

这样一来,张宗昌多次碰壁有些不好意思了,就在他想要离开山东时,突然又接到了家里发来的电报:老母病危,速归。其实,这电报并不是张宗昌家里发的,而是张学良为了将张宗昌骗回去,假冒其姨太太发出来的。这已经很清楚,张学良意识到了张宗昌此行凶多吉少。

张宗昌不知真假,但本就有去意,所以一听母亲病危,马上就要回家。韩复榘一边“积极”为张宗昌送行,一边暗中组织了郑继成等人,将火车站定为行动地点。

果然,张宗昌一行刚来到火车站,早已经埋伏于车站内的郑继成、陈凤山直接对张宗昌开了枪。张宗昌躲避不及,当场中数枪身亡。而此时郑继成举着枪对外高喊:“我乃郑金声之子,枪杀张宗昌,为父报仇!”

于是,郑继成很快被带走了。但是,郑继成作为为父报仇的孝子绝对是正面形象。相反,张宗昌在山东多年,人缘可不怎么样,特别是在百姓心目中,那叫一个“暴君”。因此,街上民意沸腾,纷纷为郑继成抱不平,要求赦免郑继成。就这样,郑继成入狱不久便被释放了,而韩复榘的心头之患也就这样被扫平了。

这样一看,张宗昌与韩复榘,那还真不是一个段位的选手,人家韩复榘虽然狠辣,但行事讲究掩人口舌。而张宗昌呢?粗人一个,做事就图自己痛快。结果呢?性命丢在了自己的“老家”,竟然还落个死有余辜。单从这一事件来看,张宗昌比起韩复榘可是差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