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也有塑料垃圾?如何沉入海底的?

在一万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惊现塑料袋,事实上这已不是科考队第一次在深海发现塑料制品,只不过这次发现地位置令人难以置信——竟然是马里亚纳海沟。

这样完整的“塑料尸体”真的很少见,因为大部分的塑料在深海中基本都会降解成为塑料微粒。在人类已经探明的海底之中,马里亚纳海沟是最深的,既然能在这里发现塑料垃圾,可想而知我们目前的海洋污染问题已经极为严重。

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部,大致在硫黄岛、雅浦岛所围成的区域内。据考证,这条海沟形成至今已有近6000万年。

海沟最深处的地方达6~11千米,这里是人类目前为止发现最深的海沟。这里的环境在地球领域内也是首屈一指的。高压、低温、低氧的环境以及食物资源的匮乏让人们认为这里不可能存在生命。但是事情总是出乎意料的,科研人员在这里不仅遇见了顽强的生命个体,而且还发现了新物种。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马里亚纳海沟是由于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由于海洋板块的密度大、位置低,当和陆地板块相撞时俯冲插入陆地板块中的地幔,而地幔中的软流圈温度达到700~1300℃,这部分空间的压力非常大,在这种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插入地幔的海洋板块开始逐渐融化消失,这个空隙就是所谓的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发现的塑料垃圾是如何进入的?

人类生活垃圾除了相关部门有组织规划的倒入海洋进行填埋,还有一些不良商家和个人团体向海洋进行恶意排污和投放垃圾,同时被弃置在街道上的垃圾也有可能进入海洋。这些塑料制品可以通过风和雨进入排水网络或者河流湖泊,然后流入大海。

普通塑料制品的质量比较轻,例如塑料购物袋、各小物件的外表包装、商品内部的保护膜等,当它们到达海洋时首先会漂浮在海面上而不会直接下沉。随着时间的累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小生物的粪便、身体粘液等会渐渐依附在塑料垃圾的表面,当重量大于浮力时,这些垃圾便会逐渐下沉。

对于塑料瓶、塑料罐而言,如果它们是密封良好的,那只能在海洋表面随波逐流,倘若在漂流的过程中出现漏气现象,有的随之下沉,质量过轻的则需要经过上文提及的那样累加一段时间。

海洋的表面长期暴晒在太阳之下,太阳的辐射和海水的侵蚀,深海中的高压为长期浸泡其中的塑料营造了恶劣的环境,在这种状态下的塑料会加快降解速度,一般会降解为极小的塑料微粒,其中尺寸小于5mm的的颗粒状塑料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微塑料。

据相关研究表明,这些微塑料会由于体积小会吸附在海洋生物的呼吸道一直各个器官组织,经过长期的积累,会对它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甚至使这些可怜的海洋生物因此丧命。

据估计,河流中的垃圾进入海洋中的塑料每年就高达241万吨;一些不注意个人行为的旅客会随手把自己制造的垃圾丢弃在沙滩上,这直接导致垃圾进入海洋,更令人讽刺的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已经生产了相当于10亿头大象那么重的塑料。数量如此之多,人类活动如此剧烈,那么马里亚纳海沟发现塑料的身影也不难解释。

全球海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委会执行理事会通过了“全球海洋环境污染研究综合计划”,要求各成员国或区域性研究组织共同担负起当地的海洋污染调查和检测工作,为日后评价和控制海洋污染提供可靠依据。

但是,通过近几年调查数据显示,海洋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通过数据预测,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并有缓慢上升。

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在海洋中相继发现畸形蛙、畸形鱼类等水生生物,这是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导致的。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胚细胞的分裂受一些物理或化学的刺激而产生不正常分裂,有可能导致成体畸形。

海龟的脖子上由于长年缠绕麻绳而被深深勒出一条极深的裂缝,最后因局部皮肤感染病菌而死亡;科考人员在未被人类开发的群岛上采集样本时,在海礁石转角的一隅能看到由于海水冲击而聚集成堆的人造垃圾;渔民的捕捞网里面有时候甚至超过30%的重量都来自海洋垃圾……这些触目惊心的景象真实地反映了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

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造垃圾开始大批次地进入海洋。虽然我们传统处理垃圾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热解气化等方法,但是依旧无法制止人们向海洋中投放垃圾。除了故意投放,每年还有大量油船由于运输不当泄露在海洋里面。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更是给海洋带来重创,包括今年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也给海洋生态带来了极大威胁。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对塑料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塑料垃圾在未来几年内产量有增无减,这就需要政府在垃圾处理方面加强管理,公民个人方面积极配合,海洋污染问题不是个人和某个国家的所能决定的,需要我们全人类共同承担并妥善解决。我们都不希望还没有被人类完全了解的马里亚纳海沟布满塑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