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曾经下过连续几百万年的雨,是不是真的?

地球曾经下过连续几百万年的雨,而且不止一场,或许在人类有生之年也能体验一次。想象一下,“雨期”来临,环境的巨变,人类与动物还会一成不变吗?或许是灾难,又或许是新生?

目前,人类已知的百万年暴雨一共发生过两次:

第一场“暴雨”发生在地球形成早期,这场暴雨孕育了生命。

第二场“暴雨”发生在中生代,三叠纪晚期,从2.34亿前一直下到了2.32亿年前,足足200多万年,更是把龙族推上了地球霸主的宝座,使兽族被按在脚底下摩擦,称之为卡尼期洪积事件。

第一场雨

水是生命之源,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如果地表温度太高,水就一直漂浮在空中,无法落地。100度以上的铁锅中,水会沸腾,如果不关火,铁锅最终会被烧干,再滴入几滴水也很快会被“烧”尽。

太阳形成之时汇聚了星云中大量物质,甩出的一些边角料汇聚成了一些较大的天体。其中有一个天体离太阳不远,经受着核心地带的“枪林弹雨”,同时它也在尽情地吞噬轨道内的其他天体。

随着个头变大,天体内部引力加剧,压力增大,温度升高,在加上外面陨石与小行星的不断冲击,使它表面如同“火球”一般,满是岩浆。

宇宙寒冷,冲击火球的行星与陨石中存在大量固态水(冰)。对火球“轰炸”的同时也是在为其降温。冰接触到火球就像热锅里扔下几块冰会变成水蒸气,引力束缚着这些水汽不让其逃离,融入大气。

随着火球不断被冷却,水汽不断被积累,表层由岩浆逐渐变成坚硬的岩石,终于有一天,温度降到了沸点以下,大气中长久累积的水汽再也控制不住了,暴雨倾泻,雷电交加。

图:米勒尤列实验模拟了地球早期环境,仅一周就出现了氨基酸,预示着物质由无机向有机转变。

雨水反复汇入洼地形成海洋湖泊又部分蒸发成水汽,持续了上百万年,而生命就在海底热泉口悄悄地诞生了。

第二场雨

2.5亿年前,随着板块移动,所有大陆都集中在一块,称之为超级盘古大陆。由于面积太大,湿润的空气难以深入到内陆,因此内陆土地荒漠化,温度日益升高。

2.3亿年前,原本就只剩下半条命的大陆又出现一场巨大的灾难,兰格利亚火山爆发,同时各地火山也蠢蠢欲动。这一喷发就是数百万年,大气中温室气体加剧,大陆温度再次升高,海水大量蒸发,海洋生物遭受沉重打击,陆地上的动物也没好到哪去。

随着温度不断攀升,地球在某一个临界点终于崩盘了。这就像原本平静的一锅水突然沸腾了,水汽快速蒸发,气流乱成一团,夹杂着狂风暴雨冲进了盘古超大陆腹地,一场积攒了几百万年的暴雨倾盆而下,这一下就是200多万年。

暴雨中,根系发达又耐潮湿的松柏衫植物(裸子植物)快速崛起,并压榨了其他植物的空间。植物种类巨变意味着整个生态将发生大洗牌。

原本大量草食动物面对草原快速演化成森林,不是够不到就是无法消化裸子植物纤维,纷纷阵亡。而当时主流食肉动物因为没有食草动物吃也跟着阵亡。

恐龙似乎偷看了“上帝”的脚本,原本看似无用的直立奔跑与细长脖子面对如此变故,反而如鱼得水。别人够不着,它们却专挑最高、最嫩的果实与叶子。

还有一部分原本就往天上努力的恐龙,延绵不绝的树冠层让它们终于学飞翔,从此地球的高空上出现了生物,翼龙。

化石述说着恐龙的崛起之路,科学家发现卡尼期之前恐龙的化石只有5%,暴雨过后直接飙升到了90%。龙(蜥形纲)兽(合弓纲)争霸就此落幕,生态位被恐龙占尽,兽族弱小的后裔幸存了下来,沦为边缘,在树上、地下、山洞中等待小行星的到来。

如今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山火频频,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不知道哪一个物种提前做好了准备,在下一次暴雨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