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自然界中理化性质最稳定的霉菌毒素,270℃才分解

黄曲霉素是自然界中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属于一级致癌物质,主要由黄曲霉等真菌产生,而黄曲霉常存在于发霉的粮食当中,比如发霉的花生、玉米、干果、肉类当中,每年我们都能在新闻中听到有人因黄曲霉素中毒的消息。

黄曲霉素的毒性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真菌能够产生黄曲霉素,黄曲霉是产生黄曲霉素的主要生物,黄曲霉素的衍生物有20多种,其中以B1型的毒性最强,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致死量只有大约20毫克,致癌量大约1毫克。

一颗因黄曲霉产生严重霉变的花生当中,就可能含有50微克(0.05毫克)的黄曲霉素,摄入过多的黄曲霉素,会严重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等等器官,甚至引发癌变或者死亡。

黄曲霉

黄曲霉的菌株常见于发霉的粮食当中,尤其是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谷类、豆类、干果等等,黄曲霉菌株的生长速度很快,表面呈灰绿色,利用孢子进行繁殖,但并不是所有的黄曲霉都会产生黄曲霉素,只有当黄曲霉含有产生黄曲霉素的基因,在生长时才会产生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的性质

黄曲霉素是真菌在生长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其物理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分解温度大约是270℃,比沸腾的食用油温度还高,沸水更是无法消除黄曲霉素的毒性,强酸环境也难以分解黄曲霉素,所以一般的烹饪手段和胃酸环境,都无法有效分解黄曲霉素。

相比之下,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却很容易分解,青霉素能够救人,但是黄曲霉素却能害人。

黄曲霉素的广泛性

由于能分泌黄曲霉素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所以我们接触到黄曲霉素的机会非常多,甚至在你的上一顿饭中都摄入了少量的黄曲霉素,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只要你吃的食物来源正规,并且没有明显的霉变,就不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食品标准,黄曲霉素最高允许浓度为15微克/千克,我国标准是花生、玉米等为20微克/千克,食用油为10微克/千克,只有明显霉变的食物,才有可能超出这个安全标准。

如何防止黄曲霉素中毒?

1、发霉的食物及时扔掉,并清洗存放发霉的地方,因为黄曲霉通过孢子繁殖,周围还可能残存了黄曲霉孢子。

2、坏掉的花生、玉米、干果等等最容易产生黄曲霉,尤其是我们吃的瓜子和花生,当遇到坏掉发苦的,这苦味很大可能就是来自于黄曲霉,我们需要彻底漱口来防止摄入黄曲霉素。

3、家里的冰箱冷藏区最好分区,以防止相互污染,并且对冰箱内部进行定期的清洗和消毒。

4、木制碗筷、砧板定期更换,因为黄曲霉可以在木制纤维中生长,而且清除不掉。

5、食用油大部分由豆类植物制成,如果原料发生霉变,就会把黄曲霉素带入食用油当中(黄曲霉素易溶于油脂),所以我们尽量不要购买小作坊生产的食用油。

6、益生菌、叶绿酸可以有效阻止人体吸收黄曲霉素,建议多吃蔬菜,可以降低人体日常摄入并吸收的黄曲霉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