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南下作战,为什么在中国战场采取守势?

自二战爆发以来,日本在“北上”进攻苏联失利后,确定了“南下”夺取荷属东印度的战略目标。从其制定的作战计划看,日本是极力避免与美国发生冲突,但深谋远虑的罗斯福,似乎并不甘当“幕后英雄”,他要的是引领世界的话语权。

所以,他不仅率先提出了“先欧后亚战略”,而且美、英、荷三国在新加坡召开了联合军事会议,甚至与丘吉尔签署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等等。这些都让日本人感到无形的压力,尤其是“南下”的军事行动,不得不面对美属菲律宾的威胁。

一是,东南亚地区同样也是美国橡胶、锡等战略物资的来源地,日军一旦占领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势必对菲律宾构成巨大威胁,这也是日军进驻法属殖民地,罗斯福反应过大的原因。换句话说,美军可以利用菲律宾基地,阻挠日军南下。

二是,即使日军南下成功,从南洋地区掠夺的石油等战略物资运回国内,也必须经过菲律宾。简而言之,美国可以随时掐断日本的海上补给线。而凭借美国对日本的强硬态度,罗斯福绝对不会隔岸观火。到那时,南下作战的意义将不复存在。

更关键的一点是,从各种迹象看,美国参战是迟早的事情。与其等到美军在菲律宾做大做强,成为进攻日本或威胁日军侧后的“桥头堡”,不如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其不备先发制人,拿下这个“拦路虎”,将整个南洋纳入其管辖范围。

另外,从地理位置看,菲律宾是日军南下理想的中转基地和支援基地,可以保证进攻的连续性。再加上,美国一直以来对日本“掐脖子”,日军上下无不对其愤恨有加,这口窝囊气迟早要出的。攻占菲律宾,就是让美国人知道日本的厉害。

很快,日本陆海军从最初制定的进攻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区域性作战计划,改为将美、英、荷三国作为一个进攻整体的综合性作战计划。作战区域仅陆地面积就超过了400万平方公里,是其本土的12倍。可见,日本人的胃口越来越大。

为此,日军成立第三大战区性突击军团。

1941年11月,随着美日关系交恶,和谈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天皇裕仁终于批准了陆海军南下作战的计划。与此同时,成立了继中国派遣军、关东军之后,第三大战区性突击军团——南方军,下辖5个军及各类直属部队,总兵力达40万人。

与其他军团不同的是,南方军不是由新兵组建的部队,其所属部队均抽自其他战区的精锐兵团,他们大都具备4年以上的实战经验。以第5师团为例,自侵华战争以来,该师团在中国战场历经百战、转战各地,是擅长登陆作战的王牌部队。

为确保“南下”成功,日军可谓是“下了血本”。首先,命令侵华日军在“南下”期间暂时采取守势,倒不是他们担心分散注意力,而是南下作战的11个师团中,有6个师团来自中国战场。说白了,这么多精锐部队离开,想不守也不行啊!

其次,吸取诺门罕战役的教训,为尽快达成作战任务,南方军中配有9个坦克联队。尽管与当时的苏、德、美等国相比,其实不算什么,但对国力不强的日本来说,是相当“给力了”。要知道,当时日军总共才有15个坦克联队,占比达60%。

更难得的是,成立了针对性很强的空降部队。目的就一个,力争完好地夺取印度尼西亚的油田和炼油设施,防止敌方在兵败前破坏。为此,空降部队进行了多次针对性训练。也就是说,在攻占印度尼西亚战斗中,日军将首次使用伞兵突袭。

同时,将“南下”作战计划细分为8个战区,其中12月7日对珍珠港、菲律宾、马来半岛、新加坡、香港、关岛同时展开进攻,稍后攻取印度尼西亚、威克岛和拉包尔。当然,其中的重头戏是偷袭珍珠港的“Z作战”,它拉开日军进攻的序幕。

至此,日军确定了采取突然袭击、不宣而战的方式,对美、英、荷在东亚及南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同时展开进攻,控制上述地区的重要资源和主要交通线,并形成长期自给自足之有利态势,同时用尽一切手段诱歼美太平洋舰队主力。

从军事角度看,日本人为确保“旗开得胜”,进行了精心的安排。随后的战事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不仅轻松获得胜利,而且占领了其预想的所有地区。但战争不是难于开始,而是难于结束,正所谓:“摊子铺得这么大,看你怎么收场”。

日军扩大作战目标,是野心太大,还是形势所逼?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