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健康双节”联合提示

联合发布机构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预防与控制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生活方式与社区卫生专委会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每逢佳节胖三斤,中秋国庆三公斤”。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同庆,少不了美食相伴,但不健康的膳食习惯不仅会带来超重和肥胖,还容易导致急性肠胃炎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等危害。为此,相关领域五家专业机构经过讨论,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共同发布《“合理膳食,健康双节”联合提示》,倡导公众节日期间保持合理膳食、健康快乐过双节。


一、食物多样,荤素搭配

每逢过节亲朋相聚,大鱼大肉、整鸡整鸭等食物就成了餐桌上的“主角”,而蔬菜、水果和主食却成了配角。建议公众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的比例进行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谷薯类,适当控制动物性食物的摄入量。

秋季是丰收季节,食物供应丰富,建议普通人平均每天不重复的食物种类应该达到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烹调油和调味品不计算在内)。把双节假期作为践行食物多样、合理膳食的良好机会。

二、杜绝浪费,智慧选择

节假日期间饮食容易过量,不仅增加肠胃负担、增加体重,而且会带来食物的浪费。建议公众节日期间饮食有度,在外就餐时点餐也要适量。既杜绝浪费,又保持健康。

中秋节吃团圆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通常月饼的能量较高,含油、含糖都较多。所以要谨记吃月饼应适量,特别是超重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大家可以分成小块与亲友分享,不仅减少了能量的摄入,还增进了亲情和友情,可谓一举两得。

三、使用公筷、公勺,助力疫情防控

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降低围桌合食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建议尽量减少多人就餐,并使用公筷、公勺,践行分餐的饮食新风尚。这样不仅能减少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也是家人、亲友间互相尊重和关爱的体现。

四、做好“三减”,促进“三健”

节假日期间,饮食中容易盐、油、糖过多,建议无论在外就餐还是居家做饭,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做好“三减”(减盐、减油、减糖),以促进“三健”(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

在家烹饪时采用蒸、煮、炖、焖、拌、急火快炒等方式,尽量少用油煎、油炸;

做菜时少放盐,可以利用葱、姜、蒜、辣椒等食材和调料增加食物的风味,炒菜出锅时再放盐等;

在外就餐时,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还可要求餐馆做菜时适量少放油、盐、糖;

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食品和饮料,注意控制糖的摄入;

在外旅行期间建议以热食为主,同时避免食物长期存放,不吃变质食物等;

保证充足身体活动。假期期间,和家人朋友结伴而行,多到户外走走,既观赏美丽秋色、又达到健身目的。也要注意根据自己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等保持适宜的身体活动总量。

五、限制饮酒,适度为宜

饮酒与多种疾病相关,会增加肝损伤、痛风、心血管疾病和一些癌症发生的风险。节日期间、亲朋相聚,如不能避免喝酒,建议一定要控制饮酒量、避免酗酒。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中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一天不超过15克,儿童少年、孕妇、乳母等特殊人群及患有各种疾病的人群要杜绝饮酒。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建议大家保持合理的膳食习惯,过一个健康快乐的中秋和国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