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腿渔鸮捕豪猪不怕被刺,捕猎前为何要先清理爪子?

陕西汉中南沙湖旁边的一片深山密林里,一只黄腿渔鸮蹲在树枝上,拍打了一下翅膀,开始慢条斯理地用鸟喙整理羽毛,完了又仔细清理爪子。在夜幕降临之际,飞到山林里的溪流边捕食,开始它精彩的夜生活。

黄腿渔鸮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栖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茂密森林,附近还得有河溪,因为有水的地方才有鱼吃啊!南沙湖自然植被茂密,河溪清澈,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是黄腿渔鸮的理想栖息地。

01顶着两只“兔耳朵”,羽毛蓬松像披着蓑衣,长腿长爪,专为捕猎而生

黄腿渔鸮也叫黄脚渔鸮,是一种大型鸮形目猛禽,体重约2千克,体长48-61厘米左右,体型差不多赶上雕鸮了。在我国,黄腿渔鸮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大部地区,是罕见留鸟。

周身披着棕黄色混杂褐斑纹羽毛,胸腹为纵纹,也有明显的白色喉斑,飞羽和尾羽遍布横纹。当它蹲在树枝上一动不动时,蓬松的羽毛覆盖住脚爪,就像披着一件特色的蓑衣。

黄腿渔鸮的眼睛金黄深邃,头上有两簇竖立着的羽毛,一看就觉得有一种反差萌。它一猛禽,竟然顶着两只“兔耳朵”。

蹲着的时候看不到双腿,实际上它有一双长腿,长腿下是一双弯曲锋利的长爪。长腿长爪,且弯曲锋利,有利于捕猎水中生物,一看就知道专门为捕猎而生。

相对来说,黄腿渔鸮的脸盘并不大,配上一双橙黄大萌眼,以及黑色的鸟喙,显得有些瘦削。有点萌,有点酷,就是黄腿渔鸮了。

02捕猎前先清理爪子,捕鱼快狠准,捕豪猪不怕被刺

一动不动睡了一整天的黄腿渔鸮,会在黄昏时候“苏醒”,慢条斯理地拍翅膀、整理羽毛,还会轻轻啄一遍自己的双爪。

黄腿渔鸮似乎习惯了在捕猎前清理一下爪子,就像战士出征前要磨一磨兵器一样。它通常会来到水边附近,站在高高的树枝上,俯视水面,看到有猎物出现就俯冲下去。

鱼类是黄腿渔鸮的主要食物,有时候也会捕食蟹、虾、蛇、蛙、蜥蜴。在水边捕猎,黄腿渔鸮大长腿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身体干干净净地在水面上,双腿浸入水中,利爪一下抓住了大鱼。

黄腿渔鸮捕鱼、捕虾蟹的技术是厉害,身上的羽毛甚至不沾一滴水,鱼儿就到手了,快狠准!鱼虾虽然鲜美,但天天吃也会腻,所以黄腿渔鸮偶尔会捕鸟类打打牙祭。

凶猛的黄腿渔鸮也会捕较大型的猎物,绿头鸭、各种雉类就不说了。科学家在观察研究黄腿渔鸮时,在它的巢穴中发现了豪猪的残骸。

黄腿渔鸮在捕猎豪猪时,会尽量避开豪猪背部的锋芒,从正面出击。同时,也因为它羽毛蓬松厚密,脚爪坚硬,不怕豪猪的刺。

见过黄腿渔鸮捕猎后,感叹猛禽级别的都不好惹,黄腿渔鸮也不例外!

03白天休息点有十多处,被惊扰了还镇定地挪个窝,繁殖期利用黑鸢的旧巢生育

晚上,黄腿渔鸮过得丰富多彩,但白天却过的单调乏味,总是站在树上一动不动,仿佛石化了一样。一般都在繁茂的大树上,与溪流的距离长短不一,有时达500米以上。

据了解,黄腿渔鸮白天的休息点,多达十几处,总是换着地儿来休息,搞得很神秘。其实,它只是不想被打扰而已,所以十几个地方换着去歇息。

但有时候难免会被人类打扰到,每当被人发现了自己,黄腿渔鸮表现得十分镇定,就近换个地儿继续养精蓄锐。

但在繁殖期,黄腿渔鸮就不能这么将就了,得要筑巢生娃养娃呀!但黄腿渔鸮有点儿懒,自己不筑巢,而是选择在河岸边的天然洞穴,或者大树上的附生蕨顶部产卵。

更多时候会利用黑鸢、鹰类等猛禽的旧巢,几乎不怎么用修整,就是一个“产房”了,简单省事。而且,黄腿渔鸮十分怀旧且恋家,会重复使用旧巢穴。

这时候,黄腿渔鸮的领域性变强,领域一般顺着河流延伸5-8千米。它会通过频繁鸣叫的方式,警告其他同类:不可来犯!

结语

与许多其他猛禽一样,黄腿渔鸮也面临着栖息地丧失和人为干扰的困境,所以它们退居深山。虽然分布地区较广,但是种群密度较低,一般很难见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