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下的巨大空洞里,藏着什么?

一提起山峰,大家第一印象一定是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而其它的山脉仅仅是因为其所在的国家更为知名,比如富士山和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山之所以能被人们所铭记,这不仅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而且还是一个旅游圣地。

除了很多旅游爱好者以外,最近一段时间,喜马拉雅山脉也迎来了考察工作者,专家们在勘测喜马拉雅的时候有了一个新发现,宣称喜马拉雅山脉内部或许是“空心”的。

喜马拉雅山脉。

藏语的意思是“雪的故乡”,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

对喜马拉雅山的探索,其实不仅仅是它的高,还有目前人类无法探索到的内部结构。在科学家对喜马拉雅山进行探索的同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秘密,喜马拉雅山的内部是空的。

喜马拉雅山的内部是空心的?

最先在科学家们对其进行过大量的实地勘探后,通过精密的探测仪器和复杂的运算发现,青藏高原撞击前后的物质的量不守恒了。

在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绝对不会消失,只是从一种能量而转换成另外一种能量,这是物理界不变的定律,但青藏高原的反常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

后来,专家们又在高科技仪器的支持下,使用了“大地电勘探”的方法来对山脉进行的考察。首先,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附近放置了四条超宽频带的大地电磁探测器,并利用超宽屏的电磁探测了山脉的表面通过发射了返回的信号来发现地壳地幔的电磁信。

结果显示在青藏高原100多公里深处,电导高达0.35万至2.1万西门子,电导率是普通地壳的100多倍,从而证明了喜马拉雅山下面存在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其面积应该在12-15万平方公里,这一研究结果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早年就有科研人员发现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而且现在印度板块还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也就是说在板块的运动下,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尚未结束,它还在缓缓地上升,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

根据地质考察证实,在20亿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被称古地中海,然后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个时地区的地壳运动总体趋势是连续下降。

而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米的海相沉积岩层。直到早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地质上被称为“喜马拉雅运动”,才使得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一个山脉。

经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并没有结束,比如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就又升高了1300~1500米,而且如今还在缓缓地上升之中。

在我们平常的认知中,山脉之所以可以长久直立在地面上,如果没有质量的支撑是无法实现的。根据地壳运动的规律,山脉的形成是由两个板块相互撞击挤压形成的。

上面也说了喜马拉雅山也是如此,于是有专家提出了延迟俯冲假说,认为喜马拉雅山下巨大的空洞是由于亚欧大陆板块碰撞插入到了青藏下地壳中,形成了一个撑起的帐篷,从而构成了这样的一个地下空间。

喜马拉雅山下巨大的山洞隐藏着什么?

经过勘测,发现由西向东的导电性很强,这就说明在山体下有电阻很小的神秘物质存在,并且越往东这种物质就越多。

根据各方面的分析判断,推测这种物质很有可能是类似于水一样的液态物质,含氧量十分的高,而且还富含很高的盐分。

再加上在20亿年前,喜马拉雅山并非高大的山脉,而是一片汪洋,因此这个说法并非是空穴来风。但到目前为止,这一切都是属于猜测,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

总而言之,人们在对青藏高原地区探索的同时也应该注意,青藏高原地区的环境十分脆弱,也要注意保护这里原有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