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乱世争雄与百家争鸣

从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王权败落,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中国的学术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特别是战国,社会进入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庄子·天下篇》云:“天下大乱。”刘向《战国策·序》也云:“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在这种大动荡的背后,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上都发生重大的变化。

第一,当时七国争雄,战乱不断,展开了政治角逐,争夺霸权地位,形势迫使各诸侯国急切需要谋略谋术战略等的思想。人们对于当时社会大变革中的许多问题,各有自己的态度和主张、愿望和要求,于是,在学术思想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再次,当时正处于奴隶制贵族向新兴地主阶级过渡,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新的社会秩序还没有正式形成的过渡时期,政治开始走向多元结构。礼乐崩坏,不同阶级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推出自己的思想“代言人”,思想文化领域开始进行大交流大融合,执政者也允许各派思想可以不受政治干预、自由辩论。随着奴隶制贵族体制的崩溃,加上各诸侯国征伐需要政治人才,下等贵族士人的地位大大提升,并开始转向谋求政治的发展。

第二,经济领域实现新突破。井田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并兼并大量土地,难免会让一部分人失去土地,不得不投奔名士贤臣,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建设”,或者从商之类。加上牛耕与铁具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同时,为了能在战争以及思想论战上占上风,各诸侯国君主开始礼贤下士,组建政治“班子”,破格录用提拔人才,鼓舞了“士”气。而当时出现的重商主义,使得商人的地位更进一步提升。当商人积累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就会谋求政治方面的利益,于是广收门客,招纳人才,思想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

第三,得益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出现甲骨文、金文等文字,以及天文学、农学的发展等,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于春秋战国兴起的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现象,教育倾向平民化。如孔子,他的有教无类的思想培养了无数人才,为百家思想的兴起提供人才基础。加上稷下学宫等学术争鸣团体的出现,为百家争鸣提供平台,出现了一批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如荀子、韩非子等。加上执政者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自由的学术氛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在中华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中,收录了周秦汉魏六朝各代的诸子著作。百家,是个概数而已。依据《汉书·艺文志》的统计,截止西汉末年,儒53家、道37家、阴阳21家、法10家、名7家、墨6家、纵横12家、杂20家、农9家、小说15家,凡诸子189家(除蹴鞠1家,25篇),4324篇。该文又单列兵书53家,790篇。合计,先秦西汉时期,诸子超过二百家,其作品已超五千篇。仅就先秦而言,诸子已经形成百余家,其著作也达到数千篇的规模。可见,当时的“百家争鸣”并非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