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士柳白猿》独特的武侠世界,意蕴江湖,相比威亚吊打更真实?

《箭士柳白猿》风格我是很喜欢的,有一种中国古典文学的厚重感,相比之下那些靠吊威亚飞来飞去的武打片就太弱了。徐浩峰的武侠属于硬武侠,很真实,独特的武侠世界,静静地,一箭见人心。标签式的独侠武林,意蕴江湖。射箭动作干净利落,摄像还原佛学局势,人物体态古典深意。徐氏武侠,硬桥硬马真功夫,全无替身。规矩宿命,谁都没有资格替谁杀谁,缺憾终成就人生。


作为近些年难得一见的功夫导演,徐浩峰的电影确实有着严谨的写实,让武术具有一种爆发性的美感。但是这种追求对于如今的娱乐电影来说,显然曲高和寡,以致哪怕能清晰感觉到影片每一组镜头都带有美感,整个故事也有一个一步一步渐入佳境的感觉。动作依然是徐浩峰导演作品的亮点。就像很多人说的,柳白猿比倭寇友好,没师父商业。也确实就是这种感觉。

《箭士柳白猿》成于风格却终为风格所累。影片的音乐、摄影和动作保持了徐浩峰一贯的高水准,然而本片超出徐导前两部作品的主题深度,和他擅长的风格化影像产生了严重的割裂(或者说太陶醉于此风格),具体表现在近似娇柔的台词和表演,以及模糊的人物动机——所有的转变似乎都在用台词告知。影片对人物心理描写最精彩之处在飞刀射镜,令人拍案,可惜类似处理太少。

或许你会认为,民国武林的世界观,冷兵器交锋,以及“白种混血女和东方婀娜美女左拥右抱”的直男趣味都很徐皓峰。但是相比《师父》的行云流水,招招踏实,这部在表演、剪辑及武术动作设计上都显得十分浮夸做作。剧情人物都很简单,情节基本靠装,想装成卧虎藏龙的范,但是细节和表演都装不来,除了年龄最大的那位能将人带入剧情,其余演员(包括主角)都像新手话剧演员,拙劣的想让人发笑。

这是武侠片么,怎么觉得一个个都跟精神病一样!把刻意延缓节奏,人物刻板就当做文艺,非常可笑的一部电影,内容空洞无实,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没有花拳绣腿的打斗,真实。有人要说如果以前人打架和平时言行动作都这么一惊一乍,一嘚瑟一嘚瑟的话,那可真是太二了。总有些人一直不是很能理解徐老师的风格,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音乐方面,徐老师的审美是很糟糕的。

不管怎样,我最近突然很喜欢这类电影,从师父到柳白猿,很喜欢这种风格基调,冷硬酷。功夫片本不需要太多废话,导演镜头运用很好,目前人都追求功利,没人去认真习武了。剧终台词很经典,如今又何尝不是?或许只有怀旧的人才喜欢徐导的作品吧。有些人说这电影是装,我只想说一句,即便是装,那也是高端B。比其他垃圾国产电影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箭士柳白猿》,“箭士”粤语读音跟“战士”很相似。2012年拍摄的作品4年后的2016年才上映,各种原因并不清楚,但这绝对是一部少有的能在国内上映的诚意作品。电影导演和编剧都是徐浩峰,职业武侠小说家、编剧、导演,跟传统的武侠片夸张的飞檐走壁完全不一样,许导的武侠世界实而不华,在写实的动作场面之下,深蕴武功、侠义的真义与内心禅悟之道,耐心寻味。徐浩峰算是创造了一种新式武侠的样板电影,与众不同。

这是徐浩峰早于武士之前拍摄的传统武侠片,构图与剪辑依然腔调十足,酝酿出人物与故事徐徐而动的韵律感。徐浩峰的确是目前小说人中最会拍电影的,并且拍出了影像的性格。尽管这种功夫风格颇受争议,但我个人看了很欣赏这种表达方式,比起近些年来失真的武侠动作,感觉更加有质感和力量。我喜欢这种有些含而不露不说破的剧情脉络,留给观众很大感受和感悟空间,而不是直接把剧情和想法塞到你脑子里。最难得是超越动作武打层面,对于侠客道义和人性情感都有很多韵味在里面。

影片改编自徐导自己的小说,武侠风格干净,没有特效,朴实的功夫,冷峻的江湖,清淡的画风,真实感十足,这部作品在风格与美学层面更加圆润成熟,并且在个体与江湖、冲突与矛盾的解构方面,走得比《师父》还要远。这部影片要表达的是江湖中的个人,以及个人的执着和逐渐逝去的种种,最后江湖再无柳白猿;或许箭士的命运注定了颠沛江湖的生活,实际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江湖人想要成为真正的江湖人是不可能的。世上也再难寻江湖踪迹,留下的只有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