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吃货们为什么无法阻止罗非鱼的泛滥成灾?

经常会在网络上听到:“任何能吃的生物在中国,都会被吃成保护动物。”,而真实的情况则是,吃货在入侵生物面前根本无能为力。就连以吃货自称的中国人,也面临着入侵生物的泛滥成灾的现状。

泛滥的罗非鱼

罗非鱼是典型的泛滥成灾的生物,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广温性鱼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够在条件恶劣的水域生存。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时,罗非鱼经东南亚国家传入我国华南地区,由于体型像鲫鱼,所以也被称为非洲鲫鱼。

在养殖过程中,罗非鱼一旦逃脱养殖区域,将会危害本地鱼群。这是因为罗非鱼属于杂食性鱼类,以植物为主,小型鱼类为辅,食量非常大,成长速度也较快。有罗非鱼生活的地方,其他本地鱼类很难觅食,因此逐渐死亡了。有资料显示,现如今在罗非鱼泛滥的地区,罗非鱼的数量达到了当地鱼群总数量的70%。所以罗非鱼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

但是,罗非鱼因为生长速度快,对环境要求低,也被称为“21世纪鱼”。我们知道,在世界很多地方都面临粮食短缺的危机,尤其是蛋白质含量。由于罗非鱼生长周期短,只需要养殖6个月就可以上市,而且生长所需的能量较少,养殖10条左右罗非鱼的能量才能养殖一条鲑鱼,因此罗非鱼非常适宜在发展中国家推广,解决当地的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

罗非鱼虽然在我国泛滥成灾,但是我国吃货们对此并不感兴趣。首先是因为我国有食用四大家鱼的历史,罗非鱼口感和其他鱼类不同,使得难以处理。再加上很多泛滥成灾的野生罗非鱼品质并不高,生长环境不能保证。因此尽管罗非鱼在我国价格低廉,但依旧无人问津。

吃货为什么不能解决罗非鱼

很多人说,但凡是能吃的,好吃的,在我国一定会被吃成濒危动物,罗非鱼的存在就证明吃货们的力量对付入侵物种实在是无能为力。

首先要知道的是,虽然泛滥生物没有饲养成本,但是打捞以及运输、上市的过程有成本,因此流通到市场时并不是免费的。再者罗非鱼在我国出现的历史较短,我国很多人们还没接受这种食物。

更重要的是,罗非鱼的繁殖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一般鱼类在繁衍后代时,会采用体外受精的方式,将卵子和精子排出体外,并在体外受精。这样做的好处是成年鱼不能消耗大量能量用于繁育后代,但缺点是受精率低,且缺乏亲代的保护,以至于成活率低。

但是罗非鱼不同,罗非鱼在产卵之后,会将鱼卵含在口中,这样鱼卵可以受到亲代的保护,成活率大幅提升。

而且,罗非鱼的产卵量非常大, 每次能够生产成千上百条鱼。当这些鱼孵化之后,再过6个月就可以继续投入到下一次繁殖之中。

如果吃货们不能将罗非鱼赶尽杀绝,只要残留一只罗非鱼,或者残余一些罗非鱼鱼苗,那么过后不久,罗非鱼又会泛滥成灾。

所以,仅凭吃货们的力量,根本不能消灭我国的罗非鱼。

虽然我国的野生罗非鱼泛滥成灾,但同时我国也是罗非鱼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这是因为在养殖环境中,饲养员们可以控制罗非鱼的品质,使其体型大小规则一致,再加上生长周期短,投入低,回报快,所以还是有很多人愿意饲养,然后出口到西方国家。

总结

我国虽然是一个经常遭受生物入侵的国家,但世界上遭遇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要数澳大利亚。由于当地远离海洋,所以当地的生态系统和其他大陆有着天壤之别,这里主要是有袋类生物,而其他大陆则是更为强势的真兽类生物。

随着文明交流日益密切,一些真兽类生物随着人类的脚步到达这里,比如:兔子、骆驼、猫等,由于这里缺乏天敌,且环境适宜,因此大量真兽类生物泛滥成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兔子,国内很多网友说可以放开签证,让中国吃货们解决兔子问题,但实际上当地人们也会定期举行猎兔大赛,也会为了获取兔毛而打兔子,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兔子依然泛滥成灾。

同理,我国的罗非鱼泛滥也是如此,虽然多年来当地管理部门一直想要彻底清缴这种鱼类,但直到现在罗非鱼还是南方许多水系中数量最多的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