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不能行走,它们是如何保持“社交距离”的呢?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下班后,搭乘拥挤的地铁回家,车厢很挤,只能站着,人和人之间也靠得很近,当你看完手机突然抬头时,一个陌生的乘客就在你眼前,而且离得非常近,同时也在看着你。这时候,你会本能地往后退,想和他拉开距离。

此时的你还会感觉很不安,因为这个人已经突破了你的“社交距离”。

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私有的空间,可以是一个房间,一个位置,甚至是一定的距离。

人和人之间能把握自我的空间就是社交距离,社交距离在陌生环境下会给人安全感,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不仅人有自己的社交距离,自然界的动物也有。

例如,我们熟悉的宠物猫狗,你若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猫或者狗在晒太阳时,都会间隔一定的距离,互不打扰。

就连生活在野外猴子,在疾病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下,也会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能自由活动的动物保持社交距离,可以理解,那么对于不能随意走动的树木来说,它们也会有社交恐惧需要保持距离的吗?

显然也是需要的,一位生物学家在一次午睡中,偶然发现了树木的“社交距离”,被称为树冠羞避。

上世纪八十年代,生物学家Putz做完野外调查后,走入一片树林休息,准备午睡一会。当他偶然抬起头发现,头顶的树枝在风的作用下,缠绕在了一起,折断了最外层的树枝,导致树木和树木之间的树冠,留下了一些空隙,如同拼图一般。

生物学家心生疑惑:树木本是向阳而生,怎么又会突然如此谦逊,给其他树木保持一定距离呢?

其实在这之前,生物学家在世界各地的森林中均发现这种现象,但一直都没有合适的理由印证树木为什么在顶部就不会发生接触,而这一次特殊的午觉,解开这一问题。

我们都知道,想要农作物长得好,量产得多,就必须把它们分开种。阻止植物互相接触在一起,就可以避免很多的病虫害问题,也可以汲取更多来自自然的养分。

树冠羞避也是在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

树冠是互相“礼让”,还是相互“较劲”?

树冠羞避也是自然选择导致的。

如果一棵树没有遵守树冠羞避,它的树枝长到其他树枝下,会由于缺乏阳光照射,导致生长缓慢,但位于上方的树枝,反而会越长越茂盛,渐渐地,两棵树木之间的树冠就会出现镶嵌现象。

树叶对树木的重要性众所周知。

树叶像树木最珍贵的钻石,树叶如果大面积地掉落,对树木来说是一场灾难。树木之间太近,一阵风刮过,两棵树的顶部树枝相互缠绕,会造成树木磨损。

而互相避让,可以避免树木遭受不必要的破坏。为了互相之间更好地生长,两棵“邻居”树木还是选择互相“礼让”,给彼此留下空间。

有树冠羞避现象的树木,都是高度差不多且树干细长的。经过漫长的生长和适应,顶部的树枝为了避免风险早已经停止生长。

对于植物来说,长出新的组织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所以有“自知之明”的树木早就停止了树冠的生长。

没有“自知之明”的树过分生长,树枝就像是病虫害的“桥梁”。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生长,更会影响到四周的“邻居”。

为了自己更好地生长,为了不打扰邻居,为了被邻居打扰不受损伤,树木自我保护下,给自己空出安全距离。

树木通过自己专门的传感系统,检测附近植物发出的化学物质,进一步提高“防控意识”。如果木本植物也能有这种化学通讯,那么也可以避免树木的稀疏和营养的流失。

最后

树木之间相互独立,有自己的空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病虫害不会互相“传染”有益于树木的茁壮成长,使植物免受使用树冠作为导管的致病微生物和地面昆虫的侵害,维持这整片树林的平衡。

通过羞避现象下的沟壑,让阳光照耀在森林的地面上,滋养地面上的植物和动物,树木通过植物和动物的养分又利于自身生长。

从某种方面来说,树冠羞避其实就是社会距离的树木版本,从防止植物互相接触那一刻起,就提高了自己的生存率,或许也算是独立之美。

其实人也是一样的,独立地生长不依靠他人才能长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