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文地理——太湖的历史功绩!

太湖的历史功绩

苏锡常、杭嘉湖周边地带,随着江南运河的逐渐成型,太湖作为沿途最大供水系统的地位日益突出。这地方古称“震泽”,又名“具区”,有人说是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形成的,也有人坚持认为它是史前陨石坠落砸出的大坑。其面积“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折合成现在的计量单位,大约在2400平方公里左右。实际上,这一数字相对还是比较保守的。因为根据水利学家们的算法,必须包括汇水范围与出水范围两部分在内,那就绝对是个天文数字。来自浙西天目山的苕溪水系与苏南茅山的荆溪水系,犹如两根特大形的进水管道,终年滔滔不绝地向湖中排放。这两股水源,也即古代禹贡学派说的南江和中江。如果要打个比方,把太湖比作一个人的脸的话,比如说,一个有着圆圆脸盘的乡下村姑,苕溪水系和荆溪水系恰像她的两根长长的发辫,不过样子可能有点不大对称,一根自然下垂,另一根稍有点向上翘起。

太湖水利造就的富足

至于出水泻道,除了松江几乎就没别的了。说到它与太湖的关系,或许也可借助一个比喻来说明,那就是如同一只现代炊具中的长柄平底锅,太湖是锅,松江是柄。进水管有两根,出水管却只有一根,就是不懂水利的人,看到这里也知道麻烦肯定不会少。好在古时松江江身阔大,其最阔处据说北宋水利学家的郏亶说,在唐代以前起码有二十余里,因此一般情况下,基本还能保持平衡。但自东晋初起,原泻于杭州湾的禹贡三江之一的南江古道逐渐淤塞,不得已只好转泻太湖。有关这件事,郦道元当年曾有过一番考证,详见《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这样一来,周围城镇难免就要吃苦头了。翻开沿湖城市的地方志,那以后基本都是十年九荒,靠政府发救济粮过日子,其中又以湖州为甚。当时水利界的一个应对策略,就是试图对东苕溪进行拦截,在中游武康苎溪地段凿渠两百里至海盐,以分其浩翰水势,南朝政府也蛮重视,派了昭明太子下来实地考察,然终因建设成本太高,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所幸不久以后,自隋唐时候开始萌芽,至北宋时技术发展已相对成熟的那个环湖溇港圩田系统,开始逐渐派上了用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排涝分泄的作用。湖水满的时候,可以向外分流,湖水浅的时候,还可以向内输送。用王安石的话来说,或许应该叫做“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进出水均衡问题一解决,奠定了此后千年这里作为全国最富饶地区的地位。何况其功能还不止于此,包括为运道畅通提供切实的水源保障,也成了它的职责之一。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为什么偏偏从隋炀帝时代开始,恐怕也不是完全出于偶然。因此,称太湖为运河的天然水库,应该是比较实在的说法。大自然的馈赠,这是先天条件,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这是后天努力,无数代人的惨淡经营,从而使该地一跃而为全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新唐书·权德舆传》称“天下大计,仰于东南”。陆游《常州奔牛闸记》称“苏常熟,天下足。”若要论起功劳来,少不得也有它的一份。无锡鼋头渚摩崖石壁刻着的“包孕吴越”四个大字,既遒劲又豪迈,如果讲实在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哪个湖都有资格称的。

伍子胥的历史功绩

说太湖就不能不提到伍子胥,因为有关这地方及周边的水利历史,除带有一定神话色彩的大禹先生,最早就是从此人手里开始的。先秦文献表明他投奔吴国的时间为吴王僚五年(公元前522年),及夫差上台获得重用后不久,就主持开凿了今溧阳、芜湖境内的胥溪以备伐楚,接着又修筑吴故古水道和百尺渎,分别为进兵中原和讨伐越国提前打点。这三条人工渠道,前面一条为汉晋时江南运河重点,后面两条成为隋代京杭大运河江南段的主干,这还不包括其他那些散落各地的遗迹。翻查周边城镇的水利志,什么胥塘、胥湖、胥浦之类的记载,都和他当年的创造和贡献是分不开的。好在司马迁是个明白人,《史记·河渠书》里“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的记录,自然系有感而发,算是对他的历史功绩有了一个交代。文中所称的“渠”,指的其实就是运河。可以说,春秋时期太湖人工渠道的交横纵错,既宣告昔日诸侯间以邻为壑的畸形格局的终结,也为民间的经商和出行提供了莫大方便。汉魏以降,尽管中央政府的水利建设重心在北方,但尝到甜头的环太湖地区却一点也不甘落后。汉代在钱塘已建有防海大堤,东汉末年首座拦洪蓄枯枢纽又在余杭南湖宣告建成。此外那些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更是多到数不清:荆塘、皋塘、练湖、新丰塘、荻塘……在此意义上说,后来唐代的吴江塘路,北宋的垂虹长桥,元明的吴淞江、当代的白茅港,长山河,不过是以更科学、更具震撼力的方式向古人表示的一种敬意罢了。

何况前面已经说过,给运河打工、随时提供所必需的水量调节,还只是太湖本职工作的一部分。真正的亮点,是写在古代经济史上的那些辉煌章节。这个拥有“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光荣称号的著名湖泊,经济方面的实力和竞争力,可谓天下知闻。每年上万艘漕船浩浩荡荡通往京师,舱内满满堆放着的那些稻米、棉花、瓷器、丝绸和手工制品,以及由军队押送的白花花的银子,一向是庞大的帝国机器维持正常运转所需的润滑。事实上,隋朝以后中央政府每年度的财政开支,差不多有三分之二就仰仗东南富奢地区输送,而这个所谓的东南富奢地区,实际上指的就是环太湖周围的那一圈城市。用古代的话讲,叫苏常松、杭嘉湖,用现代的话讲,叫“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心城市”。包括历代统治者花了无数的人力財力、前后折腾两千多年,想尽办法要让运河保持畅通的目的,估计也全是为了这个,难怪唐人李方敬在《汴河直进船》一诗里说:“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大自然的馈赠,这是先天条件,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这是后天努力,无数代人的惨淡经营,使该地一跃而为全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新唐书·权德舆传》称“天下大计,仰于东南”。陆游《常州奔牛闸记》称“苏常熟,天下足”。

作者:柯平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