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种海鱼灭绝:莫西干头光滑手鱼,留给人类还有多少时间?

生活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浅海、眼睛外突,头上到背部具有标志性的莫西干式的背鳍,永远都像欠它3000块一样表情,看起来非常可爱、胸鳍像两只手一样的光滑手鱼,经过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确认已经灭绝,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一种灭绝现代海水鱼!

光滑手鱼的近亲:红色手鱼(极度濒危)

这种识别度非常高的海鱼,到底是怎样灭绝的?

1802年,法国自然学家弗朗索瓦?佩隆在塔斯马尼亚东南部发现了这种鱼类,当时他就用携带的标本网兜在浅海随便一捞,这种后来被称为光滑手鱼的鱼就在网兜里了,可见这种鱼类在当时的丰富程度!塔斯马尼亚浅海温暖的水域非常适合它们生存!

200多年前随处可见,200年后怎么就灭绝了呢?

光滑手鱼是一种底栖鱼类,各位看它们的造型也就知道,这种鱼类不擅长游动,它们大多数时候都静静的待在海底,而且它没有幼虫期,成年后也懒得动,即使被骚扰,也就是换一个地方安静的呆着而已!

这种习性使得它们在应对环境改变时非常脆弱,塔斯马尼亚大学海洋生态学家格雷厄姆·埃德加(Graham Edgar)称光滑手鱼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海床上,偶尔会移动几米,它们的繁殖与成年后的习惯,使得它们是一种种群非常聚集的物种,因此光滑手鱼自人类活动加剧以来,一直就有灭绝的风险!

光滑手鱼曾经是19世纪欧洲探险家调查的第一批鱼类,而且科学的采样非常频繁,但从来都没有一起正式的研究报告!埃德加领导的一个光滑手鱼调查小组经过多年考察后,在今年早些时候不得不做出一个结论,这种光滑手鱼已经灭绝,甚至人类都不知道最后一条光滑手鱼是怎么消失的!

弗朗索瓦?佩隆

人类到底是如何影响海洋的?

塔斯马尼亚岛也就是塔斯马尼亚州,这是澳大利亚最南端的陆地,也是一个旅游胜地,除了一些海港和开放的海滩外,塔斯马尼亚岛上很多海岸线是人迹罕至的,为什么这种在浅海底部,与世无争的底栖鱼类,甚至还没来得及告个别,就静悄悄的消失了呢?

其实在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大堡礁就能找到答案!这是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BBC有大量的纪录片取景地就在此处,那绝美的海底珊瑚风景,种类繁多的海洋鱼类穿行于海底森林,甚至为了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种花家还买了台3D电视,戴上偏振眼镜观看立体的BBC大片!可惜只有几次就彻底封存了!

大堡礁一直以来就遭遇一个非常严重的珊瑚礁白化事件,这是珊瑚礁的癌症,原因的海洋温升和酸化,珊瑚虫对温度非常敏感,水温升高1℃就 可能迫使它们离开而导致珊瑚死亡!从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的活动使得全球温度上升了1.15摄氏度,尽管看起来不高,但这海水温度上升已经让北大西洋暖流更深入到北极,会加速更高速度的海冰融化!

珊瑚白化后周围一片死气沉沉

并且上半年南极的20度高温记录,以及红色的西瓜雪事件!还有6月21日北极圈内罕见的38度高温记录,刚前几天全球各地冰川出现的红雪等等,都预示着一个结果,人类的活动已经让地球达到了生态平衡的临界点!

留给人类的时间还有多久?

地球这个超级大生态有很子系统的循环构成,比如大气圈和水圈,它们是生命支持必须的基础循环,以它们为基础建立的地球生态环境是环环相扣的,尽管经常有人鼓吹生态崩溃,但凭良心说地球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很强!

但全球气温上升正在迅速破坏这一点,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复原中心Garry Peterson的研究团队称,全球大约有300个将要达到临界点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比如降水减少,森林会变成草原,降水增多,土壤大量流失,海洋富营养导致海洋中氧气减少,死亡区增多等等。

Peterson团队的研究发现,这些临界点之间还会互相影响,比如南极西部的冰原融化不仅会大幅改变南极,全球海平面也将上升3米,比如世界低地荷兰将遭受灭顶之灾,当然太平洋上那些可怜的岛国也将淹没水下!

但人类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些临界点的到来,仍然还沉浸在自我安慰的气氛之中,甚至连气候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都有国家打算不再执行,还称什么美国优先,可能留给人类的时间可能真的不多了!